首页 专题专栏 > 法治政府建设 > 法治政府示范创建

河底镇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时间:2024-03-14 09:22 来源:

  2023年,河底镇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落实县委关于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部署,严格落实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社会经济稳步发展,提高平安河底、法治河底建设水平,努力建设一流法治政府。

  一、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一)高度重视,加强依法行政组织领导。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法治工作纳入2023年党委政府年度工作计划中,制定方案,进一步细化依法行政工作任务,全面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始终坚持把依法行政工作当作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法治政府的重大举措来推动落实。同时成立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担任组长,镇长、人大主席为副组长,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组织、协调、推进全镇依法行政工作,切实加强了对本镇范围内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

  (二)依法行政,积极防范化解社会矛盾。河底镇制定了以教育、疏导为主的信访工作思路,落实了班子成员定期接访、变上访为下访的预防措施,明确了重点信访问题领导包案、专班化解,镇村干部分级负责的工作责任制。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程序,维护信访秩序,落实信访责任,依法有效地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进一步畅通了群众利益诉求渠道,使群众反映的合法合理诉求得到了有效化解。同时,全镇各行政村及执法部门主动出击,广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并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实行动态管理,有效维护全镇的社会和谐稳定。

  (三)规范执法,提高行政执法工作效能。河底镇持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程序制度建设,细化执法流程,明确执法环节和步骤,规范取证活动,坚持文明执法。在主题教育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坚决纠正执法不公、随意执法、选择性执法等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为提高全镇执法人员素质和执法水平,结合行政执法证件管理要求,认真抓好全镇执法人员证件的换发以及报名培训考试等工作,强化了行政机关依法管理行政执法证件的意识,维护了行政执法证件的严肃性。全镇共有4名人员执有行政执法证。

  (四)广泛宣传,营造依法治镇浓厚氛围。河底镇按照年初制定的普法工作计划,着力营造依法治镇的浓厚氛围,在辖区内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普法文化活动,积极扩大法治文化阵地。重点宣传国家安全、信访工作条例、社会治安、婚姻家庭、土地管理和民法典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开创了上下联动、互相呼应、丰富生动的法制宣传教育新局面。河底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全镇性重大活动期间,由司法所牵头,联合法律援助中心及法律顾问开展专题宣传,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全镇上下掀起一股学法、用法、守法的热潮。

  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极少数党员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不强,没有真正把依法办事落实到具体的行政管理工作中去,依法行政水平不高;二是法治宣传工作覆盖面窄,法律进机关、进企业、进村庄、进学校等活动开展不深入。

  主要原因是:一是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推进过程中,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不够,部分党员干部学法用法、依法行政意识不强;二是专业的行政执法培训较少,执法人员缺少系统的行政法规培训,依法行政水平不高,对政策的把握能力不强。

  三、下一步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改进措施

  (一)创新方法,着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一支政治强、作风硬、业务精的法治工作队伍。制定法治工作人员素质培训计划,逐步实现人员专业化,办公自动化,办事程序化,处事高效化的目标。严格执行依法行政工作考核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强政府决策调研,探索思考政府职能转变及体制改革等前沿问题,拓宽依法行政的思路,探索解决实际工作中的行政执法问题,充分发挥助手作用。

  (二)强化责任,加大行政行为监督力度。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和制度,紧紧围绕“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总体建设目标,通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政务服务系统,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逐步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管,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检查,不断改进行政执法;完善政府内部监督,强化重点领域监督,从而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加强政府信息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三)持续发力,营造出良好的法治氛围。深入持续抓好党员干部学法用法,不断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切实加强法律培训,努力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和依法办事能力,树立良好的法治政府形象,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推进全社会的依法行政。紧紧抓住群众的普法教育不放松,注重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努力消除普法盲区死角。加大对法治宣传经费投入,积极改善法治宣传必备的通讯、交通工具,利用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法治建设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