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洛宁县“宪法宣传周”工作方案

时间:2023-12-02 11:00 来源:
       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为组织开展好我县今年的“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大力加强宪法学习宣传,强化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二、活动主题
       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三、重点宣传内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宪法,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取得的成就。
       四、时间安排
     “宪法宣传周”时间为12月1日至7日。各单位各部门从实际出发,可在时间上适当延展。
       五、工作安排
       各单位各部门根据工作实际,把握“12·4”时间节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宪法学习宣传活动和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家喻户晓,推动宪法精神深入人心。
      (一)12·4国家宪法日集中宣传活动
      12月4日上午,在洛书文化广场开展集中宣传活动。每单位安放展板不少于两块、悬挂横幅不少于两条。
      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县司法局
      参加单位: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成员单位、县直各执法部门
      (二)主题活动
      2023年“宪法宣传周”组织开展宪法进农村、宪法进社区、宪法进校园、宪法进机关、宪法进企业、宪法进军营、宪法进网络、宪法进家庭、宪法进宗教场所等主题活动。各主题宣传活动牵头部门负责主办,司法局和相关部门配合开展。
      1.组织开展宪法进农村主题活动,扎实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2.组织开展宪法进社区主题活动,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
      牵头单位:县民政局
      3.组织开展宪法进校园主题活动。12月4日当天,与全国同步开展中小学生“宪法晨读”主题活动,使广大学生了解宪法、掌握宪法,增强宪法观念,树立宪法权威。在“宪法宣传周”期间,各学校组织开展“五个一”宪法宣传活动,(即:召开一次主题班会、举办一次知识讲座、举办一次知识竞赛或演讲比赛、举办一次模拟法庭活动,撰写一篇学习感言或手抄报);积极组织参加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组织法治副校长深入中小学集中开展宪法宣讲活动。
      牵头单位:县教体局
      4.组织开展宪法进机关主题活动,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组织县直机关工作人员学习宪法知识,组织宪法宣誓活动,学习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充分利用各单位电子屏、显示屏播放宪法公益宣传片、宪法标语等内容,营造良好氛围。
      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县直机关工委
      5.组织开展宪法进企业主题活动,推进企业合规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万人助万企”重大工作部署,开展“法润千企”送法进企业活动。
      牵头单位:县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县科工局、县总工会、县国资服务中心
      6.组织开展宪法进军营主题活动,强化官兵法治观念,结合部队工作实际,组织律师、专家或其他法务工作者开展普法宣传。
      牵头单位: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人武部政工科
       7.组织开展宪法进网络主题活动,促进宪法精神的网络传播,组织网络媒体策划开展形式多样的宪法宣传活动,在网络视听机构播出宪法宣传公益广告。
       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县委网信办
       8.宪法进家庭主题活动。举办“弘扬宪法精神·巾帼法律明白人在身边”等系列活动,深入基层社区、家庭开展普法宣传,突出宣传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等规定,以及家庭教育促进法、反家庭暴力法等,让宪法精神深入人心。
       牵头单位:县妇联
       9.宪法进宗教活动场所主题活动。聚焦推进宗教中国化方向,加强对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的宪法教育,加强国旗法、国歌法、国家安全法、反分裂国家法等宪法相关法的宣传。“宪法宣传周”期间,在宗教场所开展升国旗、唱国歌活动,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牵头单位:县委统战部、县民族宗教局
     (三)专项活动
      1.收听收看2023年度法治人物特别节目。司法部、全国普法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在全国评选2023年度法治人物,制作“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2023年度法治人物”特别节目,在CCTV1、CCTV12频道播出。届时,请各地各部门组织动员系统内干部职工通过各类终端系统收听收看。
      2.各乡镇各部门自行安排本地宪法宣传活动。发挥全省和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法治文化阵地等作用,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在公共场所设置宪法宣传元素,让宪法看得见、找得到。
       3.开展网络答题活动,增强全民法制观念,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4.联合县公安局开展“12·2”全国交通安全日法治宣传活动。
      (四)宣传报道
       1.请县融媒体中心在“宪法宣传周”期间,在新闻节目中报道全县各乡镇各部门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活动情况。
       2.请县融媒体中心在“宪法宣传周”期间刊播宪法学习宣传公益广告。
       3.县委网信办组织县内各自媒体在“宪法宣传周”期间推送各乡镇宪法宣传活动情况。
       4.各单位在“宪法宣传周”期间利用电子屏、显示屏、宣传栏等在公共场所积极设置宪法元素,让宪法看得见、找得到。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把开展“宪法宣传周”宣传活动作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抓手,精心策划制定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实施,推动党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城乡社区、进校园、进军营、进各类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进网站,在全社会形成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宪法的热潮。全县领导干部要亲力亲为,带头宣讲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带头宣讲习近平法治思想,带头宣讲宪法,带头宣讲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基本经验以及在促进国家建设中的重大作用,以宪法精神凝心聚力,引导全社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要牢牢把握宪法宣传的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防止错误思想言论和有害信息传播。
       (二)落实普法责任制。要把开展“宪法宣传周”宣传活动作为推动落实“八五”普法规划的重要载体,作为国家机关履行“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重要举措。司法和执法机关要组织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通过以案普法弘扬法治精神。各类媒体要落实媒体公益普法责任制,精心策划,在重要版面、时段推出宪法宣传专栏专题。要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强化互动化传播、沉浸式体验,努力扩大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让正能量产生大流量。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工作统筹协调,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三)坚持面向基层群众。要坚持贴近实际、尊重规律,善于运用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方式,推动宪法宣传向基层延伸,走进千家万户。充分发挥村(居)法律顾问的作用,利用道德讲堂等阵地,安排每个村(居)法律顾问为所服务的村(社区)至少开展一次宪法宣传。充分发挥乡村“法律明白人”的作用,积极宣传宪法法律普法活动。在村(居)委会服务窗口、农家书屋、法律图书角、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公共场所摆放宪法书籍和宪法宣传资料,供群众免费取阅学习。在村(社区)公共活动场所设置宪法宣传栏、张贴宪法宣传海报,把宪法和法治元素融入村(社区)文化广场、公园等法治文化阵地,让老百姓对宪法法律听得懂、看得见、记得住、能认同、能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