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洛宁 > 乡镇风采

城郊乡探索代表联络站“三个+”模式,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建设

时间:2023-04-24 17:14 来源:城郊乡政府

  今年以来,城郊乡把强化乡级全过程人民民主示范点规范化建设作为加强新时代代表工作的重要抓手,紧紧围绕“常态化疫情防控、乡村振兴、文明城市创建、环境污染防治、项目征迁建设、安全信访稳定”6项重点工作,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打造代表联络站“升级版”,并在“用”上下功夫,依托基层示范点,组织人大代表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着力打通代表与群众联系的“最后一公里”。其主要做法是:

  一、代表联络站+“网格”,释放凝心聚力“大能量”。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实现“代表参与全覆盖、履职区域全覆盖”的目标,将现有85名县、乡人大代表分设为12个代表联络小组和21个人履职网格,形成1个代表联络站、下设12个代表联络小组、划分21个代表履职网格、分布85名人大代表的阶梯式、分层级、全覆盖模式。并建立“代表+网格”分布地图、实战手册、考评办法等措施,促进代表始终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同时,明确乡人大主席团主席、乡党委副书记和纪委书记3名同志具体负责代表联络工作,并明确了3名同志专门负责联络站的活动组织和服务代表工作,切实为代表就近、方便、合法、有序联系选民提供全面支撑。

1

  二、代表联络站+“机制”,搭起纾解民困“前哨站”。人大代表联络站结合“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建设,积极探索“平台+”模式,不断巩固、深化、创新代表平台建设工作,全力打通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并结合乡情实际,详细制定了《城郊乡人大代表联络站活动制度》、《人大代表联系选民接待选民制度》、《人大代表联络站主要工作职责》等规章制度,具体明确了代表联络站的职责、工作内容、代表接待工作原则。建立了代表联络站代表活动、接待选民工作台帐,对代表参加联络站活动、接待选民、选民反映问题办理情况进行登记,交办跟踪督导反馈。

2

  三、代表联络站+“数字”,催生时时履职“码上说”。注重衍生“代表联络站”工作触角,运用数字化手段、采取微信扫码方式,拉近代表与群众的时空距离。探索推出“选民码上说事”平台,启动“线上线下双接待”模式,确保选民接待“零距离”,全天24小时“不打烊”,形成了“说了有人听、听了有人办、办了有人督、督了有人评”的闭环运行体系。目前,该乡已完成对85名县乡人大代表“履职码”赋码工作,并在全乡21个村已实现“码上说”公开全覆盖,各村会议室、公告栏、活动中心等地随处可见的“码”上联系渠道,方便群众“找代表”。截至目前,已在线接待选民156人,收到问题反映124个,线上直接解答108个,转交相关部门落实16个。通过探索“选民码上说事”平台这一新渠道、新方式,确实密切了代表与群众的联系,既搭建了代表履职的“连心桥”,又开启了汇聚民意的“直通车”。

3

  通过代表履职网格建设、代表联络机制推行和“选民码上说事”,拓宽了人大代表察民情、知民意、解民忧渠道,提高了联络站人大代表履职水平。同时,为乡级人代会票决民生实事奠定了广泛的民意基础。为确保今年3月初召开的乡级人代会票决民生实事具有代表性、普惠性、公益性三大特质,乡人大主席团在会前一个月就采用“选民码上说事”平台通过微信传播途径,公开征集群众意见。人代会期间,经代表审议民生实事后选项目具体情况、确定民生实事后选项目投票表决办法和投票表决等程序确定了我乡今年实施的8大民生实事项目。目前,已在推进八大民生实事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建立了领导联系推进制度,针对每个票决项目明确了责任领导、主管部门、实施计划,全力保障各个项目“如期交付”。

  下一步,该乡将紧紧围绕“全过程人民民主”,继续完善工作机制,不断丰富代表联络活动内涵,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的作用,重点围绕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组织县、乡人大代表采取集中视察、专题调研、听取汇报等方式,对项目实施推进情况进行全过程跟踪、全过程监督,切实把好项目推进关,着力形成党委决策科学民主、人大监督务实有效和政府工作更加积极主动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