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在洛宁县十二届人大七次会议上通过
一、2010年及“十一五”工作回顾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改善民生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奋力拼搏,扎实工作,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经济社会发展考评先进单位”。
(一)抓运行、保增长,发展趋势稳固向好。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8.3亿元,增长59.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42亿元,增长17.7%,增幅居九县(市)第3位;一般预算支出11.8亿元,增长17.3%;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08亿元,增长2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0.3亿元,增长17.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2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38元,分别增长12.2%和11%。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3亿元,同比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0亿元,增长23%。
(二)调结构、促转型,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农业产业化迈出新步伐。建成了1.5万亩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和现代化育苗工厂,新建了一批烟水配套工程,烟叶生产水平大幅提高,全年收购上等烟比例、公斤均价为历年最好。林果品牌优势愈加突出,“上戈”苹果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获得“第八届国际农博会金奖”;洛宁成为全国42个“无公害水果基地县”之一。肉鸭产业链条不断拉长,种鸭场建成投用,熟食加工项目进展顺利;新建、扩建各类规模养殖场(区)16个,全县规模养殖占饲养总量一半以上。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完成各类造林绿化14万亩,被确定为“国家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县”、“国家造林补贴试点县”。粮食生产再获丰收,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粮食核心区建设项目示范县”。工业主导产业得到新提升。突出生态环保、循环利用和产业配套,加快新型工业集约集群发展,被确定为洛阳唯一的全国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永宁金铅冶炼、黄河水电站、俊德虹宇综合开发等13个项目建成投产,工业经济总量快速扩张。天宁、富宁等4家企业被评为首批省级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恩德、华泰2家企业进入全市重点企业前30强。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3亿元、实现利润1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8%、25.5%。产业集聚区建设步伐加快,成为全省20家“示范产业集聚区”之一和“第三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被新浪网等主流媒体评为年度最具投资价值产业集聚区;赢得全省承接产业转移现场会在我县召开。三产服务业展现新活力。神灵寨、西子湖等景区、景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绿竹风情节、上戈苹果采摘节拉动效应明显。全年接待游客、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37.3%和37.5%,被评为全市“旅游工作先进县”。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全年开工商品房面积51万平方米,建成38万平方米。紫竹大酒店、紫竹购物中心等建成开业,县城接待能力、消费水平大幅提升。扎实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下乡”工作,城乡市场日趋活跃。
(三)强基础、增后劲,发展能量不断蓄积。全年共安排各类项目108个,总投资88.4亿元,其中争取政策性资金8.7亿元,位居省市前列;已开工项目89个、完工46个,累计完成投资15.72亿元。骨干项目带动作用明显。全年实施投资超千万元项目67个,同比增加13个,累计完成投资15.2亿元,占项目总投资96.5%,拉动全县项目投资增长25.6%。重大项目支撑作用增强。洛宁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进入预可研;风力发电项目正在开展风力测试;投资3亿元的太阳能发电一期项目进入筹备实施阶段。“十二五”规划编制取得阶段性成果,共征集规划项目321个,总投资1349.8亿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县城建设方面,累计完成投资5.26亿元,新建、续建各类重点工程24项,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功能持续完善。交通建设方面,郑卢高速公路全面开工建设,安虎线崇阳洛河大桥及引线工程进展顺利,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全部完工投用。农田水利方面,实施了一批水库除险加固、农业综合开发、灌区修缮配套等工程项目,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改善。新农村建设方面,完成了10个市级示范村、20个重点整治村、16个整村推进村、10个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任务;新建了3个搬迁扶贫新村,230户山区群众即将迁入新居。
(四)抓招商、促开放,发展活力明显增强。成功引进了总投资158亿元的洛河滨河开发、泰康集团综合开发、合一集团市场集群、长荣集团投资项目等一批事关洛宁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全年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4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7个,总投资195.3亿元;引进市外境内资金16.26亿元、省外境内资金13.2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585万美元。被评为全省“对外开放工作先进县”、全省唯一的县级“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民营经济势头强劲。完成营业收入75.5亿元、增加值31.8亿元、实现税金4.6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7%、32%和47%。工业经济、民营经济对县级财政贡献2.47亿元,财政贡献率达72.1%。
(五)抓投入、保民生,发展成果惠及群众。全年各级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达到5.17亿元,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44%,同比增长18%。省、市、县为民承诺的大事、实事顺利完成。共向群众发放各项惠农资金1.15亿元。社会保障不断加强,全年发放城乡低保金、五保供养金、新农合医疗补助8215万元;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4150人;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1万平方米,为2049户困难群众发放廉租住房补贴资金659万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倒房重建3758户。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扎实推进,实施了豫港幼儿园、社会福利院、中心乡卫生院病房楼、乡镇综合文化站等新建改建项目。被评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
(六)提效能、抓保障,发展环境日益优化。认真落实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制度,企业发展环境明显优化。扎实开展“思想大解放、发展大跨越”学教活动,狠抓作风转变和工作落实,机关行政效能明显提升,政务环境极大改善。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信访稳定,扎实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
2010年各项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标志着我县“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过去的五年,面对各种复杂形势和困难局面,我们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办成了一批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办好了一批深受群众欢迎的实事,办妥了一批前所未有的难事,谱写了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崭新篇章。
——五年拼搏,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县生产总值年均递增22.6%。“十一五”末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6项主要经济指标,分别是“十五”末的2.8倍、7.5倍、2.3倍、3.4倍、2倍和1.9倍,均提前一年完成了规划的预期目标;被评为全省“综合实力增长十快县”。
——五年调整,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34:32:34调整到2010年的21:49:30,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五年粮食总产12.9亿公斤。烟叶主要生产指标连年位居省市前列。新发展特色水果3.7万亩,无公害水果和绿色食品苹果基地面积达到10.86万亩。各类畜牧规模养殖场(区)达到456个,成为全国207个、全省27个肉牛主产县之一。全县林木覆盖率58.91%,成功创建省级“林业生态县”,被确定为全国“造林绿化模范县”、“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试点县”。劳务经济蓬勃发展,被评为全省“劳务输出先进县”。工业经济增势强劲。建成了发恩德矿业、华泰矿业、永宁金铅冶炼、中扩玩具等一大批产值超亿元骨干项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4家,比“十五”末增加16家;全县矿产品采选能力达到12000吨/日,发电总装机达到14万千瓦;年加工木材10万立方以上,玩具制造业产值突破5亿元。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增加值、利润分别是“十五”末的8倍、8.7倍和14倍。三产服务持续繁荣。神灵寨景区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和4A级景区;全县“三个景区、两个节会”旅游格局初步形成,被评为“中国生态旅游大县”。完成了延滨市场改造等12个商贸项目;新建456家乡村连锁超市;被评为全省“家电下乡工作先进单位”。
——五年建设,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县城建设得到新提升。累计实施县城建设工程106项,完成投资24.5亿元。新增城区面积2.61平方公里、城区人口2.7万人,建成区功能不断完善,新城区建设快速拓展,城市形象显著提升,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县城”。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效。建成市级新农村示范村79个、整村推进示范村93个、搬迁扶贫新村28个;在全省率先实施“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工作;五年稳定脱贫3.6万人。被评为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10年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县”,先后获得扶贫专项奖励资金600万元。交通建设迈出新步伐。新建、改建公路1191公里、桥梁34座,完成了王协洛河大桥、新安虎线等重点工程建设,全县通达能力显著提升。农业设施得到新改善。投资5.2亿元,实施了小流域治理、水库除险加固、农业综合开发等一大批农田水利项目,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五年努力,发展后劲明显增强。项目建设成效显著。累计实施各类项目430个,完成投资86.2亿元,其中争取到位政策性资金28.6亿元。招商引资取得突破。引进实施项目187个,到位市外境内资金49.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9223万美元。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对外开放先进县。产业集聚区已具规模。规划面积7.5平方公里,建成区达到1.5平方公里,入驻企业26家,初步形成了“一区四园”布局。民营经济快速发展。营业收入、增加值、实缴税金分别是“十五”末的5.5倍、9.8倍、15.7倍。
——五年探索,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现突破。上宫、干树、虎沟三大国有金矿与洛钼集团实现合作经营,县水电实业总公司由水利部新华投资公司收购重组,重新焕发活力。行政体制改革进展顺利。政府部门及直属事业单位由43个调整为28个,核减行政审批92项。事业单位改革成效明显。县自来水公司、新华书店、水管单位等顺利完成改革任务。其它领域改革不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扎实推进;145.9万亩集体林地基本确权到户;五年累计流转农村土地4.9万亩。
——五年投入,民生事业极大改善。累计发放各类惠农资金10.6亿元。教育事业不断进步,“两基”成果得到巩固,教育质量大幅提高。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成了22所县、乡医院和388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新增医用面积5.57万平方米。实现城镇就业再就业2万人;累计发放低保金、五保供养金、孤儿救助金1.34亿元;被省政府评为“双拥工作先进县”、“孤儿救助工作先进县”。为困难群众补助建房13.8万平方米,建成廉租房6.5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11.5万平方米。文化广电事业加快推进。社会管理不断加强,全县大局和谐稳定,被评为全省“县委书记大接访活动先进县”。圆满完成第六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扎实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计划生育、民族宗教、档案史志、统计、审计、气象、人防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五年,是全县上下思想观念不断更新、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的五年,是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的五年,是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城乡面貌巨大变化的五年,也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五年来,我们深深体会到:不管遇到多大的危机和考验,只要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砥砺奋进,拼搏赶超,就一定能够开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不管面临多大的竞争和挑战,只要始终坚持放大优势、突出特色,结合洛宁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就一定能够在竞争中把握住机遇,赢得发展的主动权;不管工作中存在多大的困难和压力,只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就一定能够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实现各项事业的顺利推进;不管发展形势有多么复杂和严峻,只要始终坚持紧紧依靠县委的坚强领导,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团结一致、积极应对,就一定能够凝聚起强大合力,克难前行,到达胜利的彼岸。这些经验,从发展的实践中得来,我们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牢牢把握、发扬光大!
各位代表,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坚决落实上级部署、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结果;是县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团结拼搏、无私奉献、克难攻坚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驻宁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洛宁改革发展的投资者、建设者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经过五年来的发展实践,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洛宁尚处于“打基础、增后劲、求跨越”的发展阶段,依然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区域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综合竞争力较弱;骨干财源培育任务相当艰巨,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发展中的土地、资金、环境等瓶颈问题需要加快研究破解;农村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业产业化水平相对较低,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政府职能转变仍需深化,机关效能和干部执行力建设有待加强,等等。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发展前景展望
“十二五”时期是洛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重要转型期和跨越突破期,我县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必须认清形势,科学应对。从外部环境看,国家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宏观政策,更加重视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加大“三农”投入,沿海发达地区生产要素流动和大规模产业转移进一步加快,省委、省政府全面实施中原经济区建设,这些都为我们新一轮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也有利于我们挖掘潜力、拓展空间、乘势发展。从内部环境看,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福民强市”总体目标,明确了“一中心五组团四支撑”的发展布局,要求全市在“十二五”乃至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有更大的作为、更大的担当,这一整体战略为我县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发展机遇。特别是经过五年的努力奋斗,全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交通区位优势凸显,发展能量不断蓄积,全县上下思想统一、团结奋进,更有利于我们坚定信心、凝聚力量,谋求更好更快的发展,创造更多更实的业绩。因此我们既要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又要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以强烈的紧迫感和使命感,真学真干,奋力攻坚,不甘落后,晋位争先,努力在新一轮发展中再上新台阶、再谱新篇章!
“十二五”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福民强县”为奋斗目标,深入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兴县、开放强县、特色福民”发展战略,坚持项目引资双带动,着力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奋力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十二五”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到2015年生产总值达190亿元,力争突破20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达到7亿元,力争突破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70亿元;全县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翻一番。三产比例由2010年的 21:49:30调整到2015年的14:54:3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发挥优势,打造特色产业发展强县。突出“产业兴县”,依托现有特色资源和品牌,做强特色产业,壮大经济实力。扩大采选规模,拉长加工链条,培育年产值达160亿元的矿产业;发展林业产业和现代畜牧养殖加工业,培育年产值达30亿元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发挥产业集聚区玩具电子产业园的集聚效应,培育年产值达20亿元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发挥“全国绿色能源县”的品牌效应,论证、开工建设太阳能、抽水蓄能发电等项目,培育年产值达10亿元的生态电力产业。努力把洛宁打造成全国知名的绿色能源基地、中原地区颇具特色的多金属基地、中原最大的玩具制造基地和中西部地区重要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
整合资源,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名县。突出“生态立县”,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持续扩大造林面积,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2%以上;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争创省级“生态模范县”;充分发掘洛书文化、仓颉文化、绿竹文化、豫西民居文化等资源优势,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提升,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园区;依据良好生态环境和深厚文化底蕴,加快推进神灵寨景区提升、楼梯山综合开发和故县西子湖景区改造,真正把洛宁打造成晋陕豫交界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中西部著名的生态文化旅游胜地。
提升品位,打造宜居宜业示范县。以建设一个人口20万左右的中等城市为目标,以创建“全国卫生县城”为载体,按照“东西兼顾、南北协调、两岸对应”发展格局,拉大框架,完善设施,强化功能。重点实施城东市场集群开发,滨河沿岸综合改造、泰康五星级酒店和职业技术学校、永宁湖和凤翼山公园提升等项目,打造精品和样板。坚持产城融合理念,建设全省一流的产业集聚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中心村镇发展步伐,积极推进新型农业社区建设。到2015年,全县城镇化率力争达到45%左右。
创优环境,打造和谐平安先进县。以创建全省一流、全市最优的政务环境、社会环境和安全环境为总体目标,深入持久地开展环境创优活动。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切实抓好社会管理、信访稳定和安全生产工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指数和满意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把我县建设成为在全省知名度较高、具有较强对外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和谐平安先进县。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八项战略任务:一是加快工业化进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二是加快发展服务业,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三是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加快新农村建设;四是以产城融合为导向,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五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发展支撑能力;六是加快城镇化进程,构建特色城镇体系;七是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八是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积极构建和谐社会。
《洛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讨论稿)》及说明已印发大会,请各位代表一并审议。
三、2011年工作安排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洛宁朝着新的目标迈进、谋求跨越赶超的重要一年,开好局,起好步,关系洛宁的长远发展大局。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福民强县为目标,坚持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进一步强化“五种意识”,全力打好“六大攻坚战”,着力调结构、兴产业,扩投资、强基础,抓改革、增活力,惠民生、促和谐,奋力实现“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五种意识”即:生态意识、特色意识、效益意识、创新意识、为民意识;“六大攻坚战”即:项目建设、经济转型、机制转换、城市提升、民生改善和环境创优六场攻坚战。
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达到10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达到17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3.5%,达到3.8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达到3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达到145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达到473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围绕以上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更加注重投资拉动,着力扩大需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持项目引资双带动,继续保持投资适度快速增长,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协调拉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注重项目带动,以项目建设促进投资增长。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催生器”,紧盯在建项目抓进度、拟上项目排工期、签约项目抓落实、谋划项目抓前期,始终保持项目建设有序接替、梯次推进,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认真学习、研究国家政策导向,尽可能多地谋划项目,最大限度争取上级支持,全年争取政策性项目资金5亿元以上。强化前期运作,加速项目转化,争取大鱼沟抽水蓄能电站、渑池—洛宁—栾川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列入国家、省“十二五”规划大盘子。继续实行重点项目领导分包责任制和重大项目协调例会制,认真落实联审联批、进度督查等推进机制,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2011年,围绕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基础要素3个方面,全力抓好涉及7个领域的116个重点项目,年内完成投资81亿元。其中,在工业、基础设施及服务业方面重点选择20个重大项目,大力实施“双十工程”,抓好示范带动。
注重引资推动,借助外力发展洛宁经济。创新方式,强化措施,跟踪问效,不断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以大招商促进大发展。创新方式抓招商。进一步抓好市场资源整合,加强招商队伍建设,利用好各类媒体、平台,在强化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节会招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代理招商、网络招商、窗口招商等形式,降低招商成本,提高招商实效。加压紧逼促招商。坚持县级领导分包责任制、项目定期汇报制,继续实行“书记、委局长项目”,强化分解任务抓招商、加强调度逼招商、严格奖惩促招商,对招商引资工作“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讲评、半年一评比、年终论英雄”,以强大的压力催生强劲的动力,以实实在在的项目落地检验招商引资成效,着力在引大客商、招大企业、上大项目上实现新突破。全年争取到位市外境内资金1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500万美元。
注重消费拉动,努力扩大城乡消费需求。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刺激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继续实施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全年完成家电下乡销售补贴3万台(部)以上。开展节假日促销活动,繁荣假日经济。积极开拓农村市场,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建农家店50个,使全县覆盖率达到95%以上。积极培育引导汽车、住房、旅店、餐饮、休闲等新的消费热点和消费方式,提升消费品位。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强化行业监管,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二)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加强经济运行调节,促进工业经济提速增效。以拉长链条、扩张规模、提高质量效益为重点,发展壮大工业优势产业,持续膨胀工业总量,努力以工业经济的快发展带动县域经济的大提升。
抓好工业项目建设,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年计划实施工业项目39个,总投资96亿元,当年完成投资21亿元,年内新建成工业项目17个,新增产能10亿元以上。加快崇阳水电站、寻峪河水电站、俊德虹宇二期等16个上年结转项目建设进度,尽快形成产能。抓紧前期筹备,搞好协调服务,开工实施中扩玩具三期、大唐太阳能发电一期、400吨/日黄金冶炼厂、俊德虹宇铁选厂、金鼎银辉金银精炼、50万吨/年复合肥、草木灰钾肥、大铁沟水电站、天宁三期、富宁三期、昕宁二期等23个新建扩建项目,进一步拉长四大特色产业链条,扩大生产规模,打造豫西地区知名的有色金属加工基地、玩具制造基地、画框相框制造基地和生态能源基地,逐步在全国打响“洛宁制造”品牌。两年内,使全县电力装机达到16万千瓦,矿山选矿规模达到14200吨/日,有色金属冶炼能力分别达到金8吨/年、银200吨/年、铅8万吨/年。
加强经济运行监测,着力培育一批工业骨干企业。抓好矿山资源整合,合理配置生产要素,确保重点企业达产、稳产、高产;严格执行重点企业检查、罚款、收费备案制度,抓好工业企业外围环境治理,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最优发展环境。2011年,重点培育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9家,其中超10亿元企业3家、超20亿元企业1家。到年底,全县黄金产量达到11万两,发电量4.5亿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增加值32亿元、利润13.2亿元。
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着力打造项目承接平台。进一步完善功能、落实政策、创优环境,“筑巢引凤”,全力打造开放招商的落脚点和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完善设施提高承载力。投资1.2亿元,新建标准化厂房5万平方米,新修园区道路5公里,建设企业写字楼、职工公寓4幢2.8万平方米,进一步完善水、电等配套设施,为企业入驻创造条件。搞好服务增强吸引力。按照“深度参与、贴近服务”的要求,着力在规范、快捷、超前服务上下功夫。落实异地建设、税收分享政策,引导项目向产业集聚区集中布局。加强与浦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完成融资5000万元以上,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力争全年新引进千万元项目5个以上,完成投资5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
鼓励全民创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制定更加宽松的扶持政策,扩大市场准入范围,激发全民创业热情,激活民间资本,促进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在全县重点选择10家营业收入有望超亿元的骨干民营企业,给予政策、资金等方面倾斜扶持,促其做大做强,搞好示范带动,引导民营经济上规模、上水平、增效益。力争全年完成营业收入100亿元以上,实现增加值39亿元,上缴税金5亿元以上。
(三)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持续繁荣农村经济。坚持用现代产业体系持续提升农业,推进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实现农业提质增效,促进农民增收。
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实施集约、规模经营,推进优势产业布局,着力打造“两乡三基地”。调优调强种植业。加大科技推广,抓好示范带动,投资3240万元建设好烟区道路、育苗大棚、炕房等烟叶配套基础设施,持续提高生产质量和水平,力争12万亩烟叶完成收购量24万担、实现税收3000万元以上。抓住被确定为全省粮食生产核心区示范县的机遇,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扩大优质粮食面积,确保全年总产2.2亿公斤以上。稳步发展桑蚕业,积极培育大棚蔬菜、食用菌、花卉等设施农业,加快建设无公害小杂粮生产加工基地,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做优做特林果业。加快建设洛河两岸浅山丘陵区两大果品产业带,大力培育一批苹果、核桃、金珠果、闯王杏等特色果品万亩乡、千亩村、百亩园,倾力打造多元化水果基地。全年新发展优质苹果 1万亩、特色水果5000亩,完成核桃造林2万亩;建设水果高产示范园15个以上,带动全县果品生产上水平、增效益。做大做强畜牧业。加快推进肉牛、肉鸭、生猪、蛋鸡规模养殖,新建、改建各类规模养殖小区12个,努力使全县200头以上肉牛育肥场达到20个以上、10万只标准化肉鸭养殖小区达到10个以上。突出抓好肉鸭、肉牛产业化,上半年建成东汉禽业公司熟食加工、冷库扩建和饲料加工项目,争取引资新上一家肉牛屠宰加工企业,带动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着力打造省市知名、全国有影响的绿色畜产品基地县。大力发展“杨木经济”。抓好林木采伐指标配置,全力扶持富宁、天宁、佳美等木材精深加工企业做大做强,促进“杨木经济”造林、采伐、加工可持续发展。全年新栽植速生杨1万亩以上,完成速生杨加工10万方以上,促进农民增收1亿元。
持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投资1701万元,抓好4个乡(镇)的2.4万亩粮食核心区建设项目。投资4959万元,开工实施洛南灌区干渠硬化、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兴华5000亩中低产田改造等9项农田水利工程;争取实施投资3000余万元的连昌河、渡洋河治理项目。认真做好国家小农水重点县争取工作,力争使连续三年、总投资6000万元的国家资金项目在我县落地实施。抓住国家加大生态建设、安全饮水、灌区配套等公益性建设投入的机遇,尽可能多地争取政策资金,加大水利设施投入,持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四)更加注重城乡统筹,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以“城乡面貌三年大提升”行动为载体,不断完善城乡综合功能,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加快城镇化进程,努力构建城乡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切实搞好城市经营。坚持以经营的理念规划城市、以经营的手段建设城市、以经营的方式管理城市,持续推进城市提升改造,打造良好对外形象。高起点抓好城市规划。突出前瞻性,科学分析城市未来发展需求,认真研究制定战略发展定位,尽快完成县城总体规划评审,抓紧启动控制性详细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不断提高规划制定、执行和管理水平。大力度推进县城建设。投资10.3亿元,重点实施24项基础设施项目。年内完成福宁大道东段、兴隆路等新建改建工程,方便居民出行。加快城市天然气利用等工程进度,实施凤翼山公园二期、城区道路排水管网维修、中心农贸市场扩建、中水回用等项目,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强力推进城中村、城郊村改造,年内完成投资2.5亿元、建设6万平方米。开辟多元融资渠道,推行商业化运作,加快昌瑞大厦、新世纪佳苑等社会投资项目建设,年内完成投资6.84亿元;启动实施洛河滨河开发、永宁湖改造升级等项目,着力建设一批展示城市魅力、彰显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味的精品亮点工程。全方位搞好县城管理。坚持“控”字当先,大力开展违章建筑、违法建设集中整治,切实维护城市规划建设的权威性和强制性。以争创全国卫生城市为目标,强力推进城区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打造规范、有序、整洁、优美的良好城市形象,加快形成“指挥有力、运转协调,功能完备、设施配套,网络健全、管理到位”的城市管理新格局。
持续完善交通网络。全力以赴搞好协调服务,营造优良施工环境,确保洛阳—洛宁—卢氏高速公路顺利建设,争取早日建成投用。加快崇阳洛河大桥及引线工程建设进度,确保上半年建成,改善西部山区通行条件。年内完成安虎线14公里干线改造和3座桥梁新建工程,争取实施安虎线大原至长水洛河大桥段改建等项目,抓好农村公路危桥险段新建改造,不断完善全县路网结构,提升通达能力。
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突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建设和产业培育,抓好10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按照“适度超前、城乡一体,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的原则,在每个乡镇打造1个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产业明晰、管理民主的新型农村社区。坚持“产业化带动城镇化”的经营理念,加快发展乡镇经济,尽快形成一批工矿、商贸、旅游等特色明显的小城镇,带动农村群众向城镇集聚,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扎实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推进乡镇政府所在地集中整治,保持农村良好人居环境。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抓好16个村整村推进工作,进一步巩固提升“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建设成果;争取在新一轮扶贫开发中获得上级更多扶持。
(五)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加快旅游开发步伐,促进三产持续繁荣。坚持“生态立县”战略,充分发挥洛宁生态优势,挖掘旅游潜力,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促进旅游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
突出抓好生态建设。按照林业生态建设三年规划,坚持不懈地加快建设“三带两区一网络”,全年完成荒山造林、封山育林等林业生态建设15.6万亩。突出抓好通道绿化、围村林、围镇林、崛山至龙头山绿色屏障、环故县水库、高速公路沿线等重点区域造林绿化,不断增加城乡绿量,优化生态环境,使洛宁天蓝水清、大地更绿更秀美。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深入挖掘我县旅游潜力,着力打造生态、休闲精品亮点景区,增强吸引力,提升竞争力。重点抓好涧口砚凹千亩桃园、陈吴绿竹风情园、西山底现代生态农业、底张樱桃观光园、下峪乡村写生基地、上戈苹果采摘基地等六大生态示范园区建设,积极培育农业观光游;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和特色民俗,高起点规划,分步实施程家大院、洛出书处保护开发,努力培育源头性文化旅游品牌,使我县山水生态游、农业观光游和历史文化游相得益彰、集群发展。加快培植旅游龙头。抓住深圳泰康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洛宁的有利时机,全方位搞好协调服务,争取尽快实施总投资10亿元的神灵寨基础设施提升改造、楼梯山狩猎场综合开发等重点项目,建设集休闲、观光、度假、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型高档次旅游景区,实现洛宁旅游“二次创业”。
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全力抓好投资35亿元的中部市场集群基地一期项目,繁荣三产、带动二产、提升一产,聚集人气,形成辐射周边地区的区域性商贸中心。抓紧实施鑫源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扩建等商贸项目,加快推进世纪佳苑、白银广场等工程,抓好投资2亿元的五星级龙泰大酒店等服务项目,加快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仓储等现代服务业,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服务业体系,努力构建“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大旅游产业格局。
(六)更加注重民生改善,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保障大局和谐稳定。坚持执政为民、福民优先,高度关注民生,积极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全力办好惠民“十件实事”。一是投资1521万元,实施聋哑学校教学楼扩建、回族镇一中二期、王协小学二期等建设项目,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二是注重公益性岗位开发,新增城镇就业4000人、再就业1500人;三是投资500万元,改造农村危房1000户;四是投资754万元,实施县文化艺术中心、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152个农家书屋建设工程;五是投资900万元,解决15000人安全饮水问题;六是发放小额贷款4500万元,扶持群众创业致富;七是投资3117万元,实施县医院内科综合病房楼和4所中心乡卫生院新建改建工程;八是争取上级财政资金375万元,易地搬迁山区贫困群众250户;九是投资1000万元以上,推进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十是投资2500万元,建成廉租房2.5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5000平方米。
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教育。加大教育资金投入,提高教育经费的财政支出比例,规范城区教育管理,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有效缓解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整合优化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抓紧完成县直第二幼儿园及6个乡镇中心幼儿园规划,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抓好王协小学等3所学校扩建,启动投资1446万元的9所农村学校校舍安全工程;抓紧落实项目用地、资金筹措等方面工作,尽快实施一高中、洛宁高中扩建项目;建设好投资1.2亿元的龙泰职业教育中心项目,加快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落实教师选拔招聘流动机制,全年选配高中教师30名;加强教学信息化建设,两年投资500万元为全县中学配齐计算机等设备设施;实施“名校结对”、“名师送教”互助活动,推广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大幅提升教学水平,从根本上解决生源外流问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社会保险费征缴和基金监管力度,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不断扩大各类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继续开展城镇居民参保扩面工作。投资700万元,抓好社会福利中心后续建设工程。提高医疗卫生水平。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范围,提高补贴标准,确保全县参合率95%以上。落实财政资金814万元,全面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缓解群众用药贵问题。强化食品、药品监管,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加快发展文化事业。继续办好“竹乡神韵”广场文化、百场公益文艺演出等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投资70万元对洛出书处、文庙等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修缮保护。完成250个20户以下自然村广播电视信号覆盖工程。强力推进各项改革。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基本卫生制度;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因企施策,分类推进,妥善解决遗留问题,重新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切实抓好环境保护。扎实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加强污染源监控,确保完成年度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任务。以创建省级生态县为载体,积极开展环境优美乡镇建设,逐步使80%以上乡镇达到生态环保要求。扎实抓好计划生育。认真落实各项计生政策,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
全力保障社会和谐稳定。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全面落实责任制,狠抓重点领域整治,强化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切实做好信访稳定。健全完善诉求表达、社会矛盾调处等各项工作制度,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强化办理过程督查,突出抓好案件落实,努力提高办结率和满意率。深入推进“平安洛宁”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营造良好社会治安环境,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加强应急体系建设,不断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
扎实做好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深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乡镇、文明村组创建活动,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扎实推进普法教育,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依法保障妇女儿童、残疾人和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积极支持驻宁部队、武警和民兵预备役建设,巩固军政军民团结。继续做好统计、审计、气象、物价、档案史志、民族宗教等工作。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是提高政府凝聚力、执行力和公信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做好今年政府各项工作,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实现经济社会大发展,必须以“环境创优年”为契机,进一步改进思维模式、转变领导方式、创新工作方法,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更好地适应发展、推动发展。
强化创新意识,提升政府施政力。坚持解放思想、务实创新、与时俱进,善于用新视野谋划发展、用新体制激发活力、用新办法破解难题,不断增强科学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加快领导方式转变,切实把心思放在研究问题、谋划发展上,把工夫下到深入基层、了解实情上,把责任落实到运作中、体现在实效上,真正肩负起加快转变的领导责任,履行好推动发展的政府使命,不断在创新中改进方式方法,在创新中提高施政水平。
强化责任意识,提升政府落实力。牢固树立“洛宁发展我有责”的主人翁意识,大力倡导“困难面前有责任、责任面前无困难”的担当精神,努力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层层抓推进、级级抓落实。进一步完善限时办结、首问负责、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等制度,狠抓目标制定、运行监督、考评奖惩,促使行政人员在工作中讲责任、重行动,抓运作、比奉献,着力营造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
强化效能意识,提升政府执行力。强化只争朝夕、雷厉风行的时间观念,倡导锲而不舍、真抓真干的工作作风,崇尚快节奏、追求高效率、体现超常规、做到满负荷,对认定的事情,说办就办、办就办好;对定下的事情,紧盯不放、一抓到底。加强绩效管理,深化效能建设,严格行政问责,强化定性定量的约束要求,切实抓好公务员队伍建设,以治庸提能力、治懒增效率、治散正风气、治软立规矩,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
强化为民意识,提升政府亲民力。坚持以人为本、人民唯上,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公共服务上,把更多的财力倾斜到改善民生上,设身处地为基层和群众着想,尽心竭力为基层和群众办事,真心实意为基层和群众解难,切实做到事关民生的财政投入优先保证、事关民生的利益问题优先解决、事关民生的保障机制优先构建,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合法权益。
强化廉政意识,提升政府公信力。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厉行节约,秉公用权,清白做人,干净干事,努力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以廉洁奉公的政府形象取信于民。坚持依法行政、阳光行政,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咨询、论证、听证等制度,提高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水平,确保政府工作在阳光下运作,以良好的政风促民风、树新风。
各位代表!过去的成就令人鼓舞;未来的目标催人奋进。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推动新跨越,续写新篇章,为加快建设民福县强的新洛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