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担当有作为 俯首为民谋福祉
任劳任怨,尽职尽责,勇挑重担,真正为群众着想,这些即是景阳镇彭凹村村民对亢雪峰这位村干部的评价。他被群众选举为村干部后,上任的第一句话就是:“做党员、当干部,就是要在群众中作模范带头。”
心系桑梓回村发展
亢雪峰,洛宁县景阳镇彭凹村人,1984年6月1日生,自小家庭条件艰苦。其母亲为了供他读书,日夜操劳,赚钱的辛苦让幼小的亢雪峰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由于家境贫寒,2006年他在洛宁县一高毕业后,放弃了继续读书的念头,通过朋友介绍,他独自漂泊到深圳一家仿古青花瓷艺术公司打工。在这家公司工作期间,由于他热心工作、爱岗敬业,受到了领导的一致好评,先后由员工升为公司管理,收入也非常可观。但那里的高收入并不能填实那颗游子在外空荡荡的心。在外打拼多年,自己的钱袋子是鼓起来了,可是心里面对家乡的思念却日日更甚。每每看到他乡的一草一木,乡愁就会随之而来,家乡的父老乡亲也会一个个浮现在脑海中,此时的他总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能在自己有所作为的时候回到家乡,为家乡的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力。
2009年10月,亢雪峰第一次返乡探亲,当他返乡后才发现,家乡和外面的世界相差甚远,完全是不同的世界。看到村里连一个厂房都没有,他百感交集,家乡的贫穷落后让他感慨不已。当时他就想利用好村里的有利条件,调整种植结构,发展产业,改变乡亲们的生产生活,从而带动他们创收。 起初他的想法比较简单,家里有地,修个猪圈,养猪会更容易一些。因此,作为行动派的他,开始行动起来。2010年,他办起了养猪场,一年后规模扩大到500头。因为缺乏养殖专业技术,加上起初几年市场行情不好,养猪场曾一度亏损。但是他心有不甘,日夜钻研养猪技术,多次和几家大型养猪企业交流借鉴,不断地进行自我革新,降低养殖成本,关注市场行情。2012年,随着市场行情的好转,养猪场也终于扭亏转盈,年盈利首次突破了50万元。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为了使乡亲们和自己共同走上发财致富的道路,他积极鼓励周围群众和自己一起搞养殖,并毫不吝啬地分享自己的养猪技术,帮助村民解决饲养问题。为了拓宽销路,亢雪峰四处奔波。如今,他们的猪肉销路上也有了稳定的客户,乡亲们也开始大胆地搞起养殖事业。
亢雪峰给养殖户进行技术培训
亢雪峰为群众们传授饲养技术
乡村振兴时不我待
由于亢雪峰做事认真负责,在农村产业发展上颇有贡献,因而他也逐渐赢得了村两委干部的尊敬和信任。他的所作所为让大家深深的折服和敬佩。也许是受了大家的认可和激励,也许是为了实现更大的理想和抱负,也许是自己打骨子里就喜欢农业。此时的他,开始盘算着如何让自己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心中的的理想和抱负。
亢雪峰在一丝不苟开展工作
2018年,亢雪峰高票当选村党支部委员;2021年,亢雪峰高票当选村党支部副书记。当选后,亢雪峰立刻给自己订下新规矩:坚守坐班,服务于民。就任以来,他一直坚守着他对村民的承诺,工作习惯始终不渝,全身心投入本职工作,不断得到了干群的一直认可。
带动群众在养殖厂务工,不断增收致富
2021年,乡村振兴的号角吹响了。亢雪峰充分抓住这个有利时机,不懈努力,多方争取,不断探索做好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培育壮大集体经济。他与村两委班子成员通力协作,流转土地500余亩用于发展烤烟种植产业,带动因照顾家庭无法外出打工及老弱剩余劳动力务工人员30余名,人均增收达8000余元。
“每为村民做一件好事,得到他们的好评,我都感觉自己的心里踏实了许多,也感觉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了展现,心里面感觉很满足! 下一步,我打算继续扩大养猪产业规模,不断摸索新方法、探索新路径,加长产业延链,带动更多的群众增收增富。同时,通过和两委班子成员持续不断的努力,借助自己的创业经验和社会资源,积极发展村集体经济,不断为全村群众谋幸福、添福祉。”亢雪峰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