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洛宁 > 乡镇风采

景阳绘新篇 振兴展新图

时间:2022-04-22 00:08 来源:景阳镇政府

今年以来,景阳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富民为导向,以市委乡村振兴“151”工作举措为引领,按照坚守防止返贫底线,突出“三清两建”、乡贤返乡创业、乡村运营、集镇建设、“三变”改革五大抓手,以加强党的领导为保障,成立工作专班,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一、坚守返贫底线,筑牢乡村振兴根基。建立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全镇共纳入三类监测对象100户349人,镇、村多次到户内对接、研究制定“一户一策”帮扶计划100份,确保发现一户、监测一户、帮扶一户、动态清零一户。同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建立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民利益联结机制,推动“一村一品”,带动群众稳定增收。目前风险已消除41户125人。

二、持续深化“三清两建”,夯实乡村治理基石。党委、政府联合县派工作组成立2工作专班,在完成第一批试点村工作的基础上,其余15个行政村工作全面铺开,均按照时间节点认真开展各项工作,工作成效明显。截止目前,全镇收回集体资产6处47万元;清收集体资金29笔33.9万元;收回集体土地4宗5356.5亩;收回合同65份;排查化清矛盾124起;批评教育74人;办理民生实事144件;建成村集体经济组织19个;建成村自治组织76个(四会);新建制度171个;完善制度2个。

三、突出抓好“乡村运营,把握乡村建设关键。亢洼村成功举办了“红遍中国,薯香洛宁”首届红薯文化旅游节,注册成立河南亢洼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并与河南方宇旅游服务有限公司签订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合约,目前日月潭已经开工建设,5座闲置院落正在进行精品民宿打造;南洞村邀请爱奇悦(河南)旅游管理有限公司对2022年乡村振兴示范村和旅游示范村南洞村做出了整体规划,目前微景观风车、水车、墙体画、造型轮胎、稻草人景观已打造完成。乡村建设,规划先行,已完成19个村庄规划

四、全力推进乡贤返乡创业,畅通产业发展路径。一是建立了乡贤数据库,成立了景阳镇乡贤联谊会。积极与全镇146名乡贤对接联系、邮寄家书300余份、召开座谈交流会15余次。二是打造乡贤返乡创业园。在南洞村打造景阳镇乡贤返乡创业园,利用海升育苗基地、树莓种植基地、神农果业葡萄其地、草皮种植基地、小龙虾养殖基地“以商引商”,目前有返乡意愿的乡贤7人,成功与我镇签约的6人,项目已落地5个,带动群众就业1000余人。三是谋划乡贤返乡创业项目。积极谋划了黄金工业游项目、高效农业游项目、田园风光游项目、金银饰品加工项目、温泉酒店项目、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全镇预留建设用地200余亩、可流转土地4291亩、可利用的闲置厂房2700平方米。

五、合力实施“集镇建设”,抓紧乡村融合纽带。按照“统一规划、功能齐全、彰显特色、整体推进”的思路,建设完善镇区污水管网、外立面改造、街心花园、三牛广场、中心广场、舞台、二道街主干道全面进行硬化、绿化和亮化,镇区环境得到根本提升。深入开展“治理六乱,开展六清,实现四起来”,处理街道乱搭乱建、乱停乱靠、占道经营等影响街容街貌的老大难问题5处,街道秩序和面貌明显好转。2022年总投资4800万元的11个集镇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项目,稳步推进。

六、积极推进“三变改革”,用好激发发展活力的法宝。一是采取“企业+村集体”模式,实现资金变股金。孙洞村把村集体经济资金145万元入股海升公司,每年分红10万元。二是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实现资源变资产。群众将土地交给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由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将土地统一流转给企业,草皮种植、海升育苗、留兰香种植、树莓种植、阳光玫瑰种植、小龙虾养殖、华禽乳鸽养殖等13家企业共流转土地5830亩,群众年租金收入430余万元。三是采取“企业+农户”模式,实现农民变股民。由镇政府牵头将全镇无产业发展能力381户贫困户到户增收资金,分别入股到企业,每户每年分红收益800元,共计年收入30.48万元。

七、凝心聚力抓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围绕“常规工作上台阶、重点工作求突破、考核工作争先进、特色工作出亮点”的目标思路,打造南洞村市级党建示范村、打造司阳村县级基层党建示范村,结合产业项目发展、旅游示范村建设、乡贤返乡创业园建设、司阳村40座种植大棚建设把党组织建立在项目上,全面推行“党建+”工作模式,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