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 政府公文 > 其他文件

洛宁县2021年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方案

时间:2022-03-16 17:14 来源:洛宁县政府

  根据《财政部办公厅 商务部办公厅 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关于开展2021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通知》(财办建〔2021〕38号)和《河南省商务厅 河南省财政厅 河南省乡村振兴局关于做好2021年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有关工作的函》(豫商体系〔2021〕28号)等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加快洛宁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巩固提升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效应,完善县域电商可持续发展机制,挖掘农村电商发展潜力,促进农村流通现代化,助推乡村振兴,结合洛宁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为载体,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商贸流通体系转型升级,夯实农村物流设施基础,培育壮大农村市场主体,加快构建具有普惠性、公共性、引领性、示范性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促进全县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打造独具特色的农村电商综合示范县。

  二、基本原则

  (一)规划引领,统筹发展。立足洛宁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需求,将电子商务进农村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抓手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探索建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模式和机制,加强指导监督和绩效评价,统筹规划推进,确保政策落地,农村受益,持续推动全县电子商务有序发展、集聚发展、特色发展。

  (二)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充分激发农村市场主体活力和内生动力。政府将优化政策供给,提升服务和管理水平,切实加强示范引导、统筹协调,营造公平营商环境和放心消费环境,充分调动和发挥商贸流通、邮政、物流、金融、通信等行业广泛参与电子商务进农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坚持因地制宜,尊重乡土文化特点,挖掘农产品产业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尊重首创精神,鼓励开拓创新,打造电子商务与特色农业、特色旅游等有机结合,打通物流和信息流,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创业,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四)深入落实,注重成效。健全持续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调,加大品牌培育,提高品控能力,提升标准化水平。注重电商运营成效,巩固电商扶贫成果,促进农民稳定增收,营造创业者、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共同参与电商发展的浓厚氛围。

  三、工作目标

  坚持以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目标,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创优势,打造独具农村电商特色的市场体系,扩大电子商务进农村覆盖面,延长电商价值链和供应链,扶持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健全农村商贸流通体系,促进农村网络销售,降低快递物流成本,推动农村网络零售额和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速明显得到提高,更好实现农村电子商务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融合。

  (一)推动农村商贸流通企业转型升级。支持农村商贸流通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乡(镇)商贸中心进行数字化、连锁化改造提升,推动购物、娱乐、休闲、餐饮等业态融合,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支持有实力的电商、邮政、快递和连锁流通企业向农村下沉供应链,为农村中小企业和零售网点等提供便民服务,弥补农村市场缺位和基础短板,打造适应本地消费需求的现代流通服务体系。

  (二)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支持发展第三方物流,鼓励邮政、快递、物流、商贸流通等企业开展市场化运作,整合物流企业,开展统仓共配建设,降低物流成本。改造县级物流配送中心、乡(镇)快递物流站点,提高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实现行政村快递服务全覆盖。

  (三)完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立足洛宁县农副业、手工业、乡村民俗旅游等特色产业,统筹加工、包装、品控、营销、金融、物流等服务,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利用邮政、供销、快递、金融、政务等社会资源,拓展品牌和标准化建设,为农村电商服务站点提供代买代卖、代收代发、小额存取、信息咨询、职业介绍等便民服务,鼓励多站合一、一点多能、服务共享,增强便民综合服务能力。

  (四)培育农村电商创业带头人。依托县域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产品包装、摄影美工、直播带货、网店运营等服务功能,加大对具备条件的返乡农民工、大学生、退伍军人、乡贤创业者等的实操技能培训,发挥电商致富示范性、引领性作用。注重培训后续跟踪,提高创业就业转化率。

  四、实施内容

  为深入推进洛宁县2021年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开展,政府优先采取贷款贴息、购买服务、以奖代补等支持方式,加快示范县项目建设,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确保如期完成目标任务。结合本县实际,重点实施以下建设内容:

  (一)推动农村商贸流通企业转型升级

  1. 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健全商贸流通骨干网络、畅通基本网络,在城区内整合改造1个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的县级农村商贸仓配中心,安装1套商贸流通智慧管理系统,联合知名品牌入驻,设置家电区、酒水饮品区、果蔬区、日常快消品区和生鲜食品区等多功能工作区,配置立体货架等装卸设备,安装监控系统,其中冷藏区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改造8个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的乡(镇)级商贸服务中心,整合商贸企业、连锁超市等现有办公桌椅、电脑、产品展示架、打印机、直播设备等,赋能电商业态,开展线上线下同步展销,划分日常快消品和特色农产品等功能展区,具备产品购销、电商服务等功能,满足购物、休闲、娱乐、培训等线上线下双渠道销售服务功能。逐步形成以城区大型连锁商超、流通企业为龙头,以物流配送、连锁经营为纽带,以乡(镇)商贸中心为骨干,村级服务店为基础的“小超市、大连锁”“小网点、大网络”新型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和电商服务体系,打通商贸流通的“最后一公里”。大力发展小型超市、仓储式商店、专卖店等新型流通形式,鼓励发展商品零售、社交体验、文化消费等于一体的复合型商业业态,扩展服务领域,提供缴费充值、快递代收发等便民增值服务项目,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服务圈”。

  2. 农村商贸流通方式提升。搭建1个“智慧乡村”生活服务综合平台,赋能于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推动农村小商店、小卖部实现跨界融合。充分搜集线上和线下农产品交易数据,适时发布农产品交易价格和主要供求信息,推动农副产品上行,促进本地电商的快速发展。鼓励农村商贸流通企业利用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经营模式,实现商业转型升级。鼓励互联网企业加强与实体店的合作,推动农村小商店、小卖部业务延伸,既卖东西,也收发快递,激发农村消费活力。

  3. 流通企业延伸农村市场。改善乡(镇)、村购物环境,培育乡(镇)、村良好的消费渠道,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推动农村商业体系建设,以市场化手段鼓励和推动“三个下沉”:一是企业供应链的下沉,主要是鼓励大型流通企业的营销网络向农村延伸,为商户提供配送和标准化采购服务;二是物流配送的下沉,包括电商、冷链、快递等物流资源的整合;三是商品和服务下沉,农村商品消费要适合农村的特点,要进一步加强服务消费。充分利用现有的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市场倾斜,为农村小微企业和零售网点提供服务,打造适应本地消费需求的现代流通服务新体系。

  4. 培育电商示范企业和网点。筛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商贸流通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等,结合企业经营实际,培育本地化企业电商运营团队,帮助传统商贸企业增加电子商务功能(转型升级)。到2023年底,力争培育省级电商示范企业(基地)1家,培育市级电商示范企业5家。选择电商站点40个进行优化升级改造,为站点配备智能通讯、电商直播等电子设备,帮助站点开通网店,对接社区电商、快递物流等,拓展运营业务,每个站点组织上架日用消费品和特色农副产品等货源,推动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切实提升站点运营能力和服务水平,实现营收,解决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和工业品下行“最后一公里”问题。

  5. 组织开展促消费活动。创新举办特色农事节庆、特色产品推介等活动,促进特色农产品销售。在乡(镇)商贸中心,组织知名品牌商和生产加工企业,每年不定期开展家电下乡、科技产品下乡、快消品下乡、服装鞋帽下乡等专题促消费活动5场,畅通工业品下乡渠道,激活农村消费市场。

  项目投资:建设总投资950万元。

  资金来源:中央财政专项资金。

  建设进度:2023年12月底完成。

  (二)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

  推动县级电商快递仓储配送中心提升改造,建设“洛宁县智慧电商云仓”,2022年8月底前整合或购置自动打包、自动贴单、自动分拣、WMS和ERP系统等现代智能快件分拣设备,具备自动存取、识别、分拣、包装、出库、配送等服务功能,实现数据互通、集中分拣、统仓共配目标。积极探索“邮快合作”“快快合作”等合作模式,统筹县域商贸流通、邮政、供销、快递、物流等企业资源,整合订单、数据、场地、车辆、人员、包裹、线路等,实现统一仓储、分拣、配送、揽件,建立完善农村物流共同配送服务规范和运营机制。同时搭载日用消费品、农资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配送服务,提升共同配送效率和市场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升级仓储物流配送体系,整合全县快递物流资源,合理规划物流路线,配送车辆统一配置定位系统,通过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服务预约、价格查询等功能,降低快递配送成本,缩短快递送达时限,确保物流快递送达时限不超过24小时的目标,实现县、乡、村三级物流服务全覆盖。鼓励实施优秀电商企业快件资费补贴政策,推动快递费用降低,促进居民消费水平提升。

  项目投资:建设总投资250万元。

  资金来源:中央财政专项资金。

  建设进度:2023年12月底完成。

  (三)完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

  1. 完善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打造“洛宁县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简称电商服务中心),利用云平台等技术实现线上线下的互动融合。强化县级电商服务中心统筹能力,为电商企业、农业合作社、专业运营公司等主体提供市场开拓、资源对接、业务指导等服务,完善电商运营、产业孵化、金融服务等功能,提升营销策划、人员培训、孵化培育、摄影美工、业务咨询等运营应用水平。推动全县电商创业建设,选拔优秀创客团队1支,项目期内组织开展技能大赛5场、网络直播活动每年6场、电商沙龙12次、研学讨论5次、高端论坛3次,推动创业孵化能力提升。每年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农民丰收节、投洽会、电博会等各类大型电商产销对接活动。在电商服务中心打造O2O体验店,选取上戈苹果、金珠沙梨、艾草制品、手工艺品等洛宁农特产品在线下集中展示,将线上“虚拟店”与线下“实体店”相结合,消费者通过扫描产品二维码了解产品、销售等详细信息,实现线下体验推广、线上下单支付、网订店取等功能。

  2. 完善电商大数据信息化服务。多维度采集全县电商交易数据,提供及时的信息服务,满足动态数据查询和分析。同时力争对跨境电商、B2B电商、新媒体电商等数据进行抓取,形成洛宁县电商大数据监测体系,通过数据分析,服务洛宁发展。

  3. 加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按照“县域有特品、产业有特色”原则,统筹制定“洛水山肴”“食尚洛宁”等县域公用品牌培育计划,提升“洛水山肴”“食尚洛宁”公用品牌知名度,加快推进洛宁县农产品品牌建设。积极推动“三品一标”等特色产品在淘宝、京东、拼多多、农购网等线上平台的网络销售,培育以“果、牧、菌、药”为重点的本土特色品牌。加大农产品标准化和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打造洛宁县特色农产品溯源信息平台,引导农业企业、合作社等农产品安装溯源系统,加强农产品质量溯源建设。打造电商直播基地,建设直播间,推动电商直播带货的普及应用。大力培育新知名主播(网红),吸引知名主播与本地培育主播的交流互动,进行粉丝导流,实现本地网红规模化发展。培育孵化本地网红50名以上,推动电商带头人发展。

  项目投资:建设总投资300万元。

  资金来源:中央财政专项资金。

  建设进度:2023年12月底完成。

  (四)培育农村电商带头人

  1. 电商人才培训。以洛宁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作为培训基地,制定农村电商实用人才培训计划,优化课程体系,采取“培训+孵化”模式,为本地优秀青年、返乡农民工、大学生等农村电商创业人员提供电商知识和操作应用培训。培训可采用线上培训、游学培训、讲座培训、产教融合培训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内容包含但不限于网店运营、网商营销、新媒体传播、直播带货、社交电商、软件应用和操作等方面的电商应用技能,尤其要注重培育本地电商讲师团队。加大电商直播人才培训力度,以开展短视频策划、电商直播孵化等多种培训方式,为洛宁县培育一批扎根农村的电商直播人才。项目期内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各乡(镇)、行政村、机关单位等开展电商宣讲培训;完成电商实操培训3000人以上,其中重点培育不少于500人的网销类、直播类、加工类等电商创业带头人。加强培训后续跟踪,做好培训记录,定期对培训机构进行考核评估,提高培训成果转化应用。每年开展评优评先活动,为优秀网商企业、电商带头人、优秀服务站点等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和奖励。

  2. 创建一批电子商务示范乡(镇)、示范村。通过示范乡(镇)、村的带动和延伸,促使更多的农村精英人才参与到电商运营当中,服务电商,发展电商。

  3. 电商宣传推广。以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契机,建立长效宣传机制,积极开展多层次媒体宣传。通过创办运营微信服务公众号、制作电商宣传片、短视频、原产地推介、县长代言、网红直播及宣传册、版画等方式,多维度、深层次宣传报道洛宁农村电商的发展,提高农民广泛参与的积极性。深度挖掘和培育优秀电商的典型创业案例,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和工作成效,争取在国家、省、市主流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扩大洛宁电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项目投资:建设总投资450万元。

  资金来源:中央财政专项资金。

  建设进度:2023年12月底完成。

  五、时间进度安排

  (一)启动阶段(2021年8月—2021年12月)

  对洛宁县现有电商基础产业、物流快递企业、特色产业产品情况进行充分摸底调查,调整洛宁县2021年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领导小组,健全工作机制、完善考核体系,完成《洛宁县2021年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工作方案》的起草、制定、报备和公示,召开“洛宁县2021年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动员大会,制定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启动业务培训和宣传工作,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抓好前期工作的落实。各乡(镇)、各相关单位也要相应调整电子商务进农村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召开动员会,切实履行好各自工作职责,共同推动项目的实施。

  (二)实施阶段(2022年1月—2023年12月)

  按照综合示范工作方案要求,遵循公平公开公正原则,通过购买服务、以奖代补等支持方式选择相关承办企业,签订项目建设合同,加强对承办企业的动态监管,推动项目的全面实施。对相关单位明确职责,细化分工,督促管理,全面落实具体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对工作的指导、监督和考核,调动各方力量广泛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确保承办企业在服务期内高质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要深挖农村电商潜力,巩固脱贫成效,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打造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升级版,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由县商务局牵头,不定期督促检查承办企业项目实施进度,保障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顺利开展,确保进度和实效。

  (三)验收阶段(2024年1月—2024年3月)

  项目建设工作全部实施完成后,由项目承办企业提出验收申请,由县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项目验收工作方案,成立由商务、财政、审计等部门及有关专家组成的项目验收小组,委托有电商资质且具备实力的第三方机构,依据国家绩效评价有关要求,详细核对项目建设材料原件及相关数据,对项目逐一进行实地验收、并形成验收报告。验收报告须体现项目建设、资金使用、验收结论等方面的完整内容,真实反映工作预定目标完成情况、实际效果和存在的问题。项目承办单位要按照整改要求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确保项目实施效果。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调整充实由县长担任组长,常务副县长担任常务副组长,主管县领导担任副组长,县直各有关单位主要领导和各乡(镇)长为成员的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电商企业和项目承办企业座谈会,研究和解决示范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明确工作职责,积极参与,密切配合,确保项目实施、项目验收、资金拨付、绩效评价等工作顺利完成。

  (二)完善政策机制。研究制定通信、税收、金融等方面与电子商务互相支持、协同发展的配套政策,建立健全适应洛宁县农村流通信息化、电子商务发展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

  充分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为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引导和扶持。积极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破除电子商务在农村发展的障碍和瓶颈,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加大宣传力度。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利用各类媒体,加大对电子商务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广泛宣传报道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和典型人物,提高广大农民对电子商务的认知度。组织和参加形式多样的展销会、研讨会、电商讲座、沙龙等宣传活动,营造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关注支持的农村电子商务良好发展氛围。

  (四)强化资金保障。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范围的项目建设支出,资金使用和管理遵循“突出重点、科学论证、注重绩效”的原则,资金拨付严格按照有关程序进行。项目建设委托第三方监理机构监督项目实施进度和质量,并出具阶段性项目验收报告。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应主动向社会公开,接受有关部门和社会监督。委托第三方审计公司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确保资金使用规范。

  (五)落实督查考核。建立健全推动电子商务发展工作的监督机制和信息反馈机制,将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纳入县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坚持做好项目公开、政策公开、程序公开等政务公开,公布相关举报电话,主动接受上级机关、纪检监察、审计及社会各界的监督,确保示范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附件:洛宁县2021年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领导小组

  成员名单

  附 件

  洛宁县2021年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为深入推进洛宁县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确保2021年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有序推进,经研究,决定调整洛宁县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王 瑞 县委副书记、县政府代县长

  常务副组长:祖良军 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副 组 长:汪旭霞 县政府副县长

  何渝矩 县政府副县长

  常国强 县产业集聚区党工委委员、副主任

  成   员:亢辉辉 县政府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

  郑景波 县纪委副书记、县监察委副主任

  雷晓锋 县委组织部副部长

  贺书云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李志伟 县发改委主任

  黄中超 县财政局局长

  王占超 县科工局局长

  杨绍杰 县商务局局长

  葛现通 县公安局政委

  高晓琴 县民政局局长

  张正学 县司法局局长

  郭沛昱 县文广旅局局长

  张学军 县交通运输局局长

  李红生 县自然资源局局长

  任绍星 县审计局局长

  杜朝辉 县住建局局长

  李雪锋 县教体局局长

  祁淞波 县水利局局长

  梁济民 县人社局局长

  张治军 县市场监管局局长

  袁晓静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徐建生 县林业局局长

  段天祥 县卫健委党组书记

  武应东 县统计局局长

  雷青民 县应急管理局局长

  卫松涛 县信访局局长

  司海峰 县民族宗教局局长

  吴新江 县城市管理局局长

  徐建国 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

  张保利 县医保局局长

  王朝峰 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

  刘颖倩 县税务局局长

  曲约翰 县乡村振兴局副局长

  董岳峰 城关镇镇长

  买欣前 回族镇镇长

  张婀娜 城郊乡乡长

  李涛涛 东宋镇镇长

  程 辉 小界乡乡长

  肖国钰 河底镇镇长

  赵少鹏 马店镇镇长

  杜扶苏 长水镇镇长

  王晓辉 罗岭乡乡长

  乔林峰 上戈镇镇长

  王小飞 故县镇镇长

  刘宁波 下峪镇镇长

  黄 政 兴华镇镇长

  张玉峰 底张乡乡长

  郭建国 赵村镇镇长

  杨潮波 景阳镇镇长

  张孝锋 陈吴乡乡长

  巩万生 涧口乡乡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商务局,杨绍杰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吴耀锋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洛宁县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的日常推进、管理和协调工作。

  政策解读:《洛宁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洛宁县2021年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方案的通知》政策解读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