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六乱”开展“六清” --城郊乡强化三项措施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
3月初以来,城郊乡围绕“治理六乱、开展六清”为主要内容,以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四起来”为主要目标,全面动员、加快推进,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强化举措,补齐短板,不断改善村容村貌。截止目前,全乡21个行政村已先后出动人员5710余人次,动用施工机械682台次,整治临搭简易旱厕、废品收储点、农作物存储棚、散养圈舍等162个,整治未批先建、少批多建的违章建筑135处,整治随意悬挂张贴的广告牌(栏)596个,整治乱拉乱扯的电力线、网线、有线电视线137处,整治集镇、中心村沿路沿街违规搭建的营业房、仓库、厂房、车库等329个,清理残垣断壁110处,整治“空心院”119个,高质量完成改厕问题排查整改2332户;推进“一宅变四园”,改造游园1座,微环境5处,重点打造村庄绿化美化2个。其主要做法是:
一是深入宣传发动,积极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公益岗位人员作用,积极动员全体村民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引导群众自觉打扫房前房后、屋内屋外,清理卫生死角,不乱倒生活垃圾、污水,不乱堆秸秆,不随地吐痰,做好环境卫生“门前三包”,指导群众加强畜禽养殖管理,及时清扫畜禽粪污。同时,结合文明村创建提升,坚持示范带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和乡村教师、文明家庭等示范带动作用,以实际行动带动群众转变观念、改变习惯,营造和谐、文明的良好氛围。
二是聚焦“六乱”“六清”,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形成干部带头、村村争先、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不断巩固人居环境“六乱”整治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建立健全保洁工作制度,落实农户庭院“门前三包”责任制,把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每季度逐村观摩与讲评考核范围,营造争先创优良好氛围。开展“文明家庭”“美丽庭院”评选活动,倡导开展“随手拍、随手捡、随时清”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提高村民自我管理能力。
三是强化责任落实,建立督查评比机制。坚持整治内容具体化、指标区域化、责任网格化,严格落实“党政班子成员包区、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到户”的卫生管理责任体系。定期开展人居环境现场观摩评比活动,定制打分表,现场打分评比,严格落实奖惩措施,营造“比、超、赶、学”的良好氛围。同时严格巡查督导和奖惩制度,抽调综合执法所、农业服务中心、乡纪委等部门人员,组成环境卫生督查队伍入村督查,全面跟进整治进度,奖励先进惩处落后,真正实现村庄“四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