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洛宁 > 公示公告

洛宁县人民政府2020年履行教育职责自查报告

时间:2021-04-12 23:35 来源:洛宁县政府

  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对市县级人民政府 2020 年度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工作的通知》(豫政教督办〔2020〕17号)要求,洛宁县人民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对照评价指标体系认真开展了自查自评,评估指标满分为100分,自查自评得分为100分。现将具体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切实履行政府教育职责

  1、强化教育工作领导机制

  坚持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对教育工作的统一领导,坚持落实县级领导联系学校制度。2020年,县委常委会、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召开教育工作专题会议6次,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教育工作6次,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深入学校“上讲台”6人次。先后召开洛宁县教育工作大会、全县加强立德树人工作动员大会,出台了《洛宁县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实施意见》(宁党教〔2020〕2号)、《洛宁县教育奖励实施意见》(宁党教〔2020〕3号)、《中共洛宁县委关于加强“三大文化教育” 进一步提升学校德育工作水平的意见》(宁发〔2020〕18号)等重要文件,支持教育发展政策不断完善。

  2、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开展了“强使命 找差距 明举措 勇担当”教育实践活动。实现了全县3名以上党员公办、民办学校基层组织全覆盖,坚持学校发展和党组织建设同步推进,党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得到充分保障。

  3、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创新

  (1)积极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改革。以洛宁县第一高级中学和第一实验中学两所学校作为“县管校聘”试点学校,取得了明显效果。

  (2)落实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出台《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宁教字〔2020〕46号),减少了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取消社会事务进校园活动,为学校集中精力钻研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3)不断加强和完善督政督学。完善教育督导委员会工作规程,统筹指导全县教育督导工作;对县域内所有中小学校、幼儿园教育督导实现全覆盖。

  二、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持续加强教育管理建设

  4、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贯彻落实《中共洛宁县委关于加强“三大文化教育” 进一步提升学校德育工作水平的意见》(宁发〔2020〕18号),成立洛宁县德育中心;加强思政课建设,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训提升思政课教师100人,举办思政宣讲62场、覆盖师生1.3万人;坚持“五育并举”,各级各类学校按要求开齐开足体育、美育、劳动课。

  5、认真落实国家、省、市教育法律法规及重要政策

  (1)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依照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制定了《洛宁县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意见》(宁教字〔2020〕41号)。全面实施联盟办学模式改革,实现城区学校全部直属管理,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完成全县中小学教师编制调整,制定了《洛宁县教体系统人事管理办法(试行)》《洛宁县中小学高级教师管理办法》,教师管理更加规范。

  (2)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我县“名师课堂”“专递课堂”“同步课堂”建设,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共享。全县中小学校装备计算机1512台、多媒体教室59个,校校通、班班通实现全覆盖,教育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

  (3)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在全县教育系统广泛开展系列法制教育学习活动,聘请45名司法人员担任学校法治副校长或法治辅导员,参与校园法治建设。

  (4)积极助力脱贫攻坚,实现学生资助保障全覆盖。2020年向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发放教育资助金2189.415万元,惠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45187人次,为5123名大学生办理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贷款金额3693.5万元。

  6、统筹兼顾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1)积极推动学前教育公益普惠性发展。出台了《洛宁县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及管理实施方案》,新建城区公办幼儿园2所,全县142所幼儿园中共有公办幼儿园46所,认定82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公办普惠幼儿园覆盖率为90%,超过达到省定86%的标准。

  (2)巩固提升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坚持依法控辍,制定了《洛宁县控辍保学工作实施方案》。全县现有义务教育学校198所,在校学生55632人;小学毛入学率100%,巩固率98%;初中毛入学率100%,巩固率97%。2020年秋季开学全面消除了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县域内校际间差异系数为小学0.5464、中学0.4374,均已达标。

  (3)大力推进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实施普通高中办学水平提升工程,教学设施、师资条件大为改善,消除超大班额11个。2020年,普通高中录取3200人,职业学校就读2199人,职普招生比超过了4:6。高中阶段适龄人口为18311人,高中阶段在校生为17258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4%。高中选课走班教学管理机制实践探索启动实施,新课改扎实推进,学校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活动和理化生实验课程。县政府出台《洛宁县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施意见》,原有的两所中等职业学校整合为洛宁县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4)积极促进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县教体、发改、财政部门联合发文,明确了民办学校认定原则、认定程序、扶持奖励、管理监督等相关规定。民办学校及社会托管机构违规办学行为得到及时纠正和查处。

  (5)特殊教育资源不断优化。我县现有特殊教育学校1所,共有学生117人,专业教师30人,学校硬件建设基本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经排查,洛宁县没有5人以上的残疾学生随班就读学校。特殊教育经费已全部纳入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补助资金管理。

  7、严格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

  教体系统坚持全员参与,强化责任,严守规程,疫情期间全县师生生命健康安全得到全面保护,线上教学、返校复课等工作安全有序进行,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健全完善,措施落实到位。

  8、积极提升教育治理能力

  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民办学校、幼儿园办学行为管理办法》,按照“规范一批、整改一批、关停一批”的原则,联合有关职能部门对全县民办学校(幼儿园)、校外培训托管机构进行了专项治理,目前已建立规范完善的准入、监管机制;大力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提升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90%以上此类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达到省定标准;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无66人以上大班额,无2500人以上大校额。

  9、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加大教师补充力度。2020年招录高中教师51名、特岗教师110名、全科教师8 名、归雁计划回乡教师17名、幼儿园直招教师17名、幼儿园政府购岗教师 53名,教师数量得到有效补充。

  (2)稳妥开展教师编制调整工作。逐步理顺了360余名城乡学校借调教师的隶属管理关系,调整精简教育管理部门占用教师50余人,教师管理更加规范。

  (3)加大教师交流力度。继续实行城乡对口支教和乡镇内紧缺学科走教的交流方式,参与交流(对口支教)260人,交流到乡镇学校的教师人数占应交流教师的11.6%,骨干教占交流总数的23.6%。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为乡村学校及教学点培养“一专多能”教师,年度确定省级骨干教师培育对象17人、市级骨干教师培育对象12人。

  10、严密筑牢学校安全防控体系

  建立健全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

  制,全面夯实校园安全管理责任。强化“校园欺凌”预防及治安、消防、校车、防溺水等方面的规范管理和专项督导。建立健全学校食品安全及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机制。各级各类学校累计投入288.252万元,配备学校安保人员及安防设施。一年来,全县无重大校园安全事故发生。

  11、健全完善教育督导评价机制

  在县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领导下,教育督导评估力度不断增强。县政府督导委员会办公室设置人员4名,全县设立5个督学责任片区,19个督学责任区,72名责任区督学,29名各乡镇和局属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联络员。教育督导工作依法开展,督导结果运用成效明显。

  三、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切实强化教育发展保障

  12、加大资金保障,确保“两个只增不减”

  2019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67665.5万元,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67859.7万元,较上年增长0.29%。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幼儿园2019年13107.81元,2020年17948.58元,增长36.93%;小学2019年10769.22元,2020年10884.48元,增长1.07%;初中2019年12770.6元,2020年12987.61元,增长1.7%,实现了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只增不减。2020年教育费附加征收1089万元,地方教育附加征收726万元,并按规定足额拨付教育。教师培训经费足额纳入预算,2020年,财政应拨333万元,实际拨付333万元。土地出让金收益计提教育2818万元,已纳入财政专户。2020年,县政府拨付教育督导专项经费4万元,保障督导工作正常开展。特殊教育经费已全部纳入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补助资金管理,每生每年按6000元标准核算,足额拨付到位。

  13、认真落实政策,积极支持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县级统筹,县教体、编制、人社、财政部门协同完成了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编制调整,改变教育系统教师调动交流报批制为报备制,同时积极扩充教师编制,加大教师补充力度。

  (2)全面保障教师工资待遇落实。2020年,教师年平均工资收入为73894元,高于公务员工资10021元;发放三项补贴2839.58万元,其中发放班主任津贴908.925万元,教龄津贴925.4125万元,乡村教师生活补助1005.23万元,均达到或超过上级规定标准;特岗教师的工资贷待遇按照政策按时足额落实;落实高中教师超课时补贴及延时服务工作补助260万元。

  (3)积极改善教师工作生活条件。2020年,规划投资5.2亿元,建设农村教师住房786套;投资1291万元,实施了18所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建设项目,建设周转宿舍147套。

  (4)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坚持教师职称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2020年度51名教师参加了中小学高级教师绿色通道评审,72名教师通过了中小学一级教师绿色通道评审和考核认定,极大提高了农村教师工作热情。

  14、积极推进教育项目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1)全面落实普惠性幼儿园配套政策,投资2303万元,新建2所乡镇中心幼儿园、改扩建3个乡镇幼儿园,乡镇中心幼儿园基本实现全覆盖,开办县直第二幼儿园、第三幼儿园,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不断扩大。

  (2)实施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扩容工程。投资6000万元,实施复兴小学新建项目,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目前主体已完工, 2021年9月开学投用,可容纳24个教学班,增加学位1080个,对消除城区小学大班额将起到积极作用。

  (3)投资689万元,实施了2所高中校舍建设和设备配备项目,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得到不断改善;新建县职业教育中心,2020年秋季开学正式投用。

  (4)累计投资4900万元,建成校园足球场61座;投资5000万元的体育公园项目建成投用。

  四、正视存在问题,认真进行整改

  按照市政府督导委员会办公室2019年关于对我县教育工作专项督导的反馈意见和建议,我县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整改。

  1、我县通过实施义务教育区域发展联盟、建设乡镇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实施城区学校直属管理等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学校布局调整滞后的问题,基本实现了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各级各类学校均衡发展的目标。

  2、针对教育经费征收不足、拨付不到位、使用不规范等问题,我县教育、财政部门已进行了全面纠正,问题全面整改到位。

  3、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学校加大了对办学条件和管理方面存在问题的整改,其中学校图书、功能室使用率低现象得到改善;学校安全管理得到进一步规范加强,问题得到全面整改。

  五、存在问题和下步工作打算

  1、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教育整体投入略显不足。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全县教育整体投入水平与周边先进县区相比依然存在差距,与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相比还不协调,教育投入有待进一步增加。

  二是教育体制机制还存在薄弱环节。在教师交流、奖励激励、管理创新、深化改革等方面缺乏一定的政策支撑,教育顶层设计不够系统全面,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是重教助教氛围还不够浓厚。县委、县政府引领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有待进一步释放,全县范围内支持教育发展的氛围还不够浓厚,全民支持教育发展的良好局面有待巩固。

  2、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持续加大投入。继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政策,紧盯薄弱环节和教育改革发展短板,持续加大教育投入,落实教育经费法定增长,切实提升教育发展保障水平。

  二是深化教育改革。充分发挥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加强教育顶层设计,完善教育制度保障,提升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破解教育发展瓶颈,畅通教育发展渠道,实现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三是营造浓厚氛围。始终将教育工作摆在全县发展的重要位置,并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工作考核。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号召全县各阶层关心支持教育,努力营造重教助教的浓厚氛围,为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洛宁县人民政府

  2021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