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殷殷嘱托 履行民政使命 ——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温暖人心、催人奋进的话语

时间:2019-03-06 02:00 来源:中国社会报

  本报记者 柳 旭

  “统筹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使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2016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

  “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201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

  “千方百计让进城务工人员能够在城市稳定地工作生活,孩子能进城的随着进城,解决留守问题。”(2018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

  …………

  每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都要到人大代表团和政协联组会,与代表、委员共商国是。一句句殷殷嘱托,一项项具体要求,让大家备感温暖、备受鼓舞,其中有不少内容为民政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民政系统党员干部提供了根本遵循。值此全国两会召开之际,让我们一起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那些温暖人心、催人奋进的话语。

  “适当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2017年新年贺词)“我始终惦记着困难群众。”(2019年新年贺词)从历年的新年贺词中我们可以看到,困难群众的生活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最关心的事,如何更好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也成为他在全国两会上最关注的问题。

  2013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落实好中央各项惠民政策,更多关注困难群众,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各级干部要转变工作作风,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把转变工作作风和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确保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2015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吉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民生工作离老百姓最近,同老百姓生活最密切。要持之以恒把民生工作抓好,发扬钉钉子精神,有坚持不懈的韧劲,推出的每件事都要一抓到底,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2016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硬仗。要一手抓结构性改革,一手抓补齐民生短板,适当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坚决守住民生底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统筹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使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的新思想新理念。如何完善社区服务这个社会治理的基础,也成为他在全国两会上与代表、委员交流最多的内容之一。

  201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只有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才会安定有序。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要深入调研治理体制问题,深化拓展网格化管理,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使基层有职有权有物,更好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和管理。

  2015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创新社会治理,要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根本坐标,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深入拓展区域化党建,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的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推动管理重心下移,推动服务和管理力量向基层倾斜,实现从管理向治理转变,激发基层活力,提升社区能力,形成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

  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让留在农村的老年人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找到归宿”

  2018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全国人大代表米雪梅在发言中表示,过去几十年的城市发展大潮中,许多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留在农村的多是“38(妇女)、61(儿童)、99(老年人)部队”,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乡村空心化开始显现。

  米雪梅的发言触发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城镇化问题的思考。他强调,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也不能衰落,要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我们现在推动城镇化建设,千方百计让进城务工人员能够在城市稳定地工作生活,孩子能进城的随着进城,解决留守问题。同时,也要让留在农村的老年人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找到归宿。家庭人伦等值得珍惜的东西,在城镇化过程中,在农民进城的大迁徙中受到了冲击。这个冲击不可避免,但在这个过程中不能泯灭良知人性。

  “脱贫攻坚一定要扭住精准”

  每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同代表、委员交流最多的就是脱贫攻坚、就是人民福祉。“坚持精准扶贫,不能‘手榴弹炸跳蚤’”“少搞一些‘盆景’,多搞一些惠及广大贫困人口的实事”……这些脍炙人口的“扶贫金句”,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代表、委员的交流中讲出来的。

  2014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回忆起自己在农村插队的岁月。他表示,插队的经历,让我对贫困群众有天然的感情,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心里更惦念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他指出,要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把扶贫开发工作抓紧抓紧再抓紧、做实做实再做实,真正使贫困地区群众不断得到真实惠。

  2015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西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提高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就业能力,努力阻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打开孩子们通过学习成长、青壮年通过多渠道就业改变命运的扎实通道,坚决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

  2016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脱贫攻坚一定要扭住精准,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到户、精准到人,找对“穷根”,明确靶向。要更加注重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

  2017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指出,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已经摘帽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要继续巩固,增强“造血”功能,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坚决制止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

  (来源:中国社会报20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