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洛宁 > 乡镇风采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员讲故事】我的驻村情帮扶路

时间:2019-11-04 18:06 来源:涧口乡政府

  我的驻村情帮扶路

  ——河南省工商联驻涧口乡高湾村第一书记武伟权


明初心


  入村第一夜,寒风扑打着窗户,我久久难以入眠:前任驻村第一书记开了个好头,为下步驻村扶贫工作奠定了基础,我应该怎样围绕职责任务,当好代表,取得新成效……

  我围绕组织建设、产业发展、集体经济、群众增收等调研主题,召开多次村干部座谈会,问计于村“三委”班子成员;到贫困户、困难群众家中,挨户访、促膝谈,问计于民。通过座谈走访,深入了解掌握了高湾村的人口结构、地理区位、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等村情,重点掌握了建档立卡贫困户、重点人员等民情,详细调研了产业发展、集体经济收入情况,研究制定了高湾村脱贫攻坚三年工作规划、年度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和帮扶工作计划,明确了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时间长了,大家也都把我当做了知心朋友,有点啥事,总爱找我说说。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就是要通过驻村第一书记这个代表进一步保持好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因此,驻村工作千头万绪,一定要抓住人民群众满意度这根主线不放松,守住为人民谋幸福这个初心不能忘!让高湾村人民群众满意就是我的初心!建车间在村里走的多了,我发现很多农户是男人在外打工挣钱,妇女留守顾家,这些留守妇女有较强的务工增收意愿,但苦于没有就近务工的机会。如何把这些人组织起来,让他们既能顾家,又能务工增收?“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经过思索、调研和论证,“引进现代化工业加工项目,带动村传统产业升级”的帮扶思路清晰了,步伐坚定了。2018年春节,鞭炮的硝烟还未散尽,我就带着高湾村“两委”干部,踏上了外出考察筹办加工车间之路,我们先后赴郑州、兰考与医美健康、中生能源等多家民营企业对接洽谈,驱车行程上千公里,最后以诚意打动了正在实施洛宁“巧媳妇工程”项目的“中蔼万家责任有限公司”的领导,公司决定尽快在高湾建成服装加工扶贫车间。意向说定了,就要找合适的建设场地。我和村干部就在村里合适的房子,可都因房子太小,没有定下来,这时村里暂时闲置的教堂进入了我的视野。它面积大,高度适中,是作车间的理想地儿。我和村干部多次到教堂负责人家里做工作,讲党的宗教政策,讲全国扶贫的形势。那位负责人说,你们这一折腾,怕神主怪罪,人人都得遭殃!我对他说:“为苍生不忌鬼神,我们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这也是群众所期盼的。”信教群众被我们的诚意打动,闲置教堂顺利租了下来,场地终于有了着落。公司包料、包机器、包销售。但对车间的装修和配套水电,村里却拿不出钱。在召开村委会商议时,我说:“这事等不得,再等这个项目就黄了,先把我的驻村工作经费用上,尽早开工!”扶贫车间建起来了,三十多台崭新的缝纫机整齐有序地摆的满满当当,熠熠生辉。从扶贫车间建起的那天,我一有空都要到扶贫车间看看,从招收员工、技术培训、人员管理到员工思想状况,大事小情我都经常过问,出谋划策,及时解决问题,使车间的生产逐渐步入正轨,成为了群众在家口就业的好平台。

  建光伏

  在规划2018年省派驻村第一书记专项扶贫经费项目过程中,我看到高湾村经过近年来的帮扶与建设,党群服务中心、安全饮水及通组道路等基础设施已基本完备,但村集体经济还很薄弱,我感到迫切需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因此,经与村两委共同研究,决定用这笔钱发展集体经济,建设高湾村光伏发电站。在村民代表大会上,我说:“如果把我们高湾村比做一个人,产业和集体经济就是这个人的体魄,今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强筋健骨,增强体魄。”这句话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2018年9月底,由省派第一书记扶贫专项经费投资建设的71.2Kw光伏发电站在高湾村并网发电,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6万多元的收益,可谓功在长远。鼓干劲 2019年农历己亥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正是洛宁县接受退出国定贫困县工作省级验收前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团结一致、鼓足干劲,我提出在高湾村举办一场慰问演出的建议,并得到了大家的支持。经认真策划与筹备,1月15日下午,河南省工商联与高湾村“迎新春.感党恩.促脱贫”助力脱贫攻坚慰问演出如期举行。此次慰问演出得到了河南省非公有制青年企业家联合会、河南省河北商会、河南省富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河南省工商联副主席赵纯武,中共洛宁县委常委、统战部长张根苗,洛宁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李宏峰,河南省河北商会执行会长、党支部书记张春平,河南省非公有制青年企业家联合会联席会长李波波,河南省富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杜文伟出席演出活动。涧口乡有关领导和高湾村驻村第一书记、 村“两委”、村民近300人观看了演出。本次慰问演出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让高湾村民真切感受到了党的关怀与温暖,社会各界的关心、关爱与关注,同时宣传了党的脱贫攻坚政策,强化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构建和谐高湾村,持续深化精准扶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鼓足了干劲。增动力 曾几何时的高湾,村里人大多守着薄地,忙在田间,相互守望,日子过得平淡而清苦。近年来,村子里外出务工的人多了起来,一传十十传百,现在有劳力的家庭都有了外出务工的成员,足迹踏遍大江南北。每逢年节,他们带回外面的新事务、新观念,也带回了收获的满足。看到这些,那些因患大病、缺技术、缺资金、缺劳力等而留守村中的人,只能咽下苦楚,把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带进自己的梦里,“贫穷”甚至让他们渐渐失去了信心和斗志。是党的脱贫攻坚方针政策和下步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给他们带来了希望。“人穷穷一时,志穷穷一世,扶贫先扶志,一定拔掉信心和斗志不足这个‘穷根子’。”我暗自下定了决心。 建档立卡贫困户杨红儒,夫妻俩四十多岁年富力强,致贫原因却是“发展动力不足”。这让我很惊诧,一打听,村里人都讲他是“干啥啥不中,吃啥啥不剩”的主,他也曾外出务过工,可总是不两天就回来了,没有挣到钱不说,还搭进了不少盘缠,两口子为此没少生气。一来二去,逐渐就失去了发展的信心。了解他家的情况后,我与他促膝而谈,我说:“你就甘愿做贫困户,做人后人?你女儿大了,家里穷没地儿住,外出务工几年不回村,回村不进家,你就不心痛?人生在世,谁不希望一家人过上好光景。人要活的有点精神,尽量做点成绩。这样家里人觉得光彩,自己也觉得这辈子活的不窝囊。”看到他思想上的疙瘩解开了,真想干点事,我就趁热打铁和他商量着养羊的事。为了支持鼓励他搞养殖,我联系爱心企业给他捐赠了五只羊,同年还为他申请了到户增收养殖扶贫项目,并把村集体的十几只羊让他代养。现在,他家里已有三十多只羊。看着羊群不断扩大,老杨的羊鞭甩得啪啪响。2018年底,杨红儒家盖起了新房。

  励宏志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自省工商联定点帮扶高湾村以来,始终注重对高湾村教育事业帮扶。2013年,省工商联协调郑州市古玩城有限公司董事长蒋继明出资100万元建设落成高湾村同心继明小学。近年来,省工商联每年都对高湾村小学进行捐资共建。我任高湾村第一书记以来,曾于2018年5月协调河南华丰钢贸有限公司出资为小学安装监控设备,并在每年教师节去看望慰问小学老师。2019年儿童节前夕,小学冯校长找到我,提议在儿童节期间与帮扶单位共同开展一次助学共建活动。经与村“两委”和学校认真策划,6月1日至2日,河南省工商联与定点扶贫村共同开展了“同心励志·启迪未来——洛宁县高湾村同心继明小学省会行”活动。活动邀请高湾村同心继明小学的24名品学兼优的小学生访问了学校捐建人——全国文物艺术品商会会长、郑州古玩城有限公司董事长蒋继明,参观了河南省博物院、河南省地质博物馆、郑州市科技馆,在郑州市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开展了研学活动,并游览了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二七广场和郑州动物园。在活动即将结束时,同学们以“我的收获 ”为题发表了一分钟演讲。孩子们讲到:“看到祖国的繁荣昌盛,体会到社会的关心关爱,感到很幸福!自己一定要发奋学习,考上理想的大学,将来报效祖国母亲!”我和老师们听到这些话,露出了会心的笑容。谋长远习近平主席讲:“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大力开展产业帮扶是我们现在的主要工作。一是招商引资。2019年以来,结合高湾村实际,积极开展招商引资,着力打造特色产业项目。目前正在与有关企业进行对接洽谈。二是积极协调产业发展资金。2019年以来,通过联系民营企业开展企帮村活动,协调河南省副食品有限公司、河南省福建商会先后捐助4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三是多方考察产业项目。为寻找因地制宜的特色产业项目,省工商联先后组织河南华宝、河南信念、河南宏泰等有关企业到高湾村进行产业项目规划,并组织村干部赴弈川、卢氏、兰考县开展项目考察。写在最后看着高湾村欣欣向荣的变化,我喜在心里,但也倍感时间的紧迫。“脱贫不是目的,致富才是目标!”当前,发展产业是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我打定了主意:要继续在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上做文章,让高湾人的日子更加踏实而富足,一步步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