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洛宁 > 乡镇风采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员干部先进事迹展(一)----东宋镇初级中学教师黄弘历

时间:2019-10-09 18:16 来源:东宋镇政府

  岁月匆匆,转瞬即逝。黄弘历老师从1997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屈指22年的春秋已过。在东宋教育这片沃野上,她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不忘初心,坚守使命,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先后获得了“洛阳市学术技术带头人”,“洛宁县骨干教师”“洛阳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顾全大局勇挑重担

  一九九七年,刚刚毕业的黄弘历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爱回到家乡。当起了只有五名教师的小学校长。

  第一步踏进村小学的大门时,眼前的景象令黄弘历惊讶:围墙破损,教室漏雨,地面坑凹不平,桌凳高高低低。她和同事们没有气馁,挽起袖子,卷起裤腿,一起和沙垒墙,修葺教室、加固门窗。作为一个十八岁的女孩,既是校长,又是三年级包班老师。每天5:30,她都会早早起床,准时到校,带领着全校师生跑操锻炼。春夏秋冬、雨雪风霜,这一干就是三年。凭着一股拼命三郎的精神,硬使学校的教学成绩由刚接管时全乡倒数第一,到三年后,上升到全乡排名第三的好成绩。

  2000年9月,她到东宋镇祁家沟村小学任教,教五年级语文,班上有个瘦弱的女孩,经常迟到旷课,家访时了解到,父母抱养来的第十个年头又生了女孩的妹妹,父亲害脉管炎,腿越锯越短,没有劳动能力,只能外出乞讨。农忙时节,母亲下地干活,女孩就要在家帮着带妹妹还要做饭。后来黄弘历老师经常去她家帮忙,并给她补课,鼓励她不要放弃读书学习。学年结束,女孩顺利考入中学,在毕业考试作文中写道:“我最难忘的老师是黄老师,她多像我们的课文《山泉流过的地方》中的女老师,不光人长得跟花一样美,心比花更美,她待我真好,比姐姐还亲!”评卷老师给了她满分,以致全乡的老师们都知道了她这个比姐姐还亲的黄老师!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思想积极,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尚的人格品质,东宋镇教育党支部吸收她为积极分子,2001年2月,她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从此以后,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她更是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念,无边的爱心和宽广的胸怀去感染着每一位同事,教育和影响着每一位学生。

  以身作则大爱无边

  由于工作需要,2003年黄弘历调进东宋镇初级中学任教,担任班主任兼两班语文课。直到2014年8月,中心校校长动员中学老师到中河中学任教,因为中河地处偏远而教师严重缺编,黄弘历毫不犹豫,主动找到中心校校长要求去中河支教。

  中河地处偏远山区,条件确实艰苦。没有门卫,老师们除了上课还要轮流看校门;没有宿管老师,老师们就轮流值班;这些都还不算,最难过的是秋天,中河是烟叶基地,每年收烟炕烟时节,因为用电量大,抽不上水,学校的自来水龙头便一直是干的,好在河滩边上有一眼泉水,老师们就到河边去打水。有一次天雨,路滑坡陡,小小个头的她提着大大的水桶,一个趔趄,脚下一滑,身子一歪,连人带桶便滚下了山坡。当她艰难地爬起来,提着空桶回到宿舍,一个人抹眼泪的时候,几个小男生抬着一桶水来到她面前,通红的脸上满满的汗珠,“老师,你的水,以后我们全包了”,那一刻,她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老师!

  中河中学第一年,她教七年级语文兼班主任,班上四十二名学生,三十多名留守。大家都戏称她们班是留守之家。这些孩子突出的优点就是自立坚强,吃苦耐劳,却又懂事感恩。她喜欢他们,每天早上,她陪学生们跑步,每天晚上,她送最后一个学生安全回到宿舍。知道她在校自己做饭,每次周末返校,他们都会不辞辛劳从家里带来红薯,南瓜,还会有山楂和苹果,甚至会带来大萝卜和大白菜,多淳朴的孩子呀!因为他们,她每天都过得充实而幸福!

  党性纯洁无私奉献

  付出了真爱,换来学生真诚的回报;疲惫了身心,换来了家长和领导的肯定和关爱;付出了汗水,她也收获了累累硕果。2016年1月,她被推荐获得“洛宁县身边好人”荣誉称号;2016年5月,在县、市级优质课评选活动中,分别获得一、二等奖;2016年7月,她作为东宋镇教育支部党代表参加了洛宁县第十二次全体代表大会;2017年2月,她参与的市级课题研究顺利结题;2018年,她还获得了“洛阳市学术技术带头人”,“洛宁县骨干教师”“洛阳市优秀教师”等荣誉。她教过的学生中,有许多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大学,最早的已经走上社会,在各个领域作出了一定的成绩。2015年洛宁文科状元吴娜娜、2017年洛宁高考理科第二名程飞燕等都是她教过的这些学生中的佼佼者!

  曾经的年少轻狂,到如今的睿智担当,没有惊天动地,只有春风化雨。22年来,黄弘历老师在家乡教育的沃野上翻动犁铧,挥洒耕耘的汗水。累并快乐着,爱并幸福着!正如冰心所说: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悲凉。

  一腔热血温故土,两袖清风育桃李。二十载为师嘉年华,三尺讲台写春夏。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她只是用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去践行为人师表的使命与担当,用润物细无声的行动,去播种希望,迎接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