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宁县通过模拟调查发现问题针对解决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
时间:2017-11-24 00:58
来源:县扶贫办
6月份以来,我县每月从全部16个脱贫攻坚乡镇中随机抽取不少于300户农户进行动态抽样调查,用以发现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同时开展“脱贫攻坚大讨论”活动,安排副县级以上领导、县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乡镇党政正职围绕如何推动“两业两基”建设、提升驻村帮扶成效、落实扶贫政策、提高群众认可度和满意度等方面开展大调研,并于8月31日召开县四大班子(扩大)会议,进行长达9个小时的发言讨论,制定破解当前脱贫攻坚中难题的办法。
在抽样调查中,我县发现6、7、8、9月群众满意度呈不断上升趋势,但是离年终脱贫满意度达到90%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根据调查情况,经过认真研究分析,发现主要有三类人员满意度不高:一是动态调整中删除、清退的部分群众,因为不能享受原有政策,产生负面情绪,满意度不高;二是低收入的非贫困户,这类人实际收入与贫困户相差不大,但不能享受相关政策,产生了不满情绪,满意度不高;三是由于农村宅基地纠纷、邻里纠纷等其他各类原因造成的上访人员满意度不高。
针对这些问题,我县采取多项措施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
一是抓普惠性政策落实。对各级普惠性政策进行广泛宣传,将上级和本县现行的各类惠农政策、扶贫到户政策进行梳理,共梳理出13类37项惠农政策和12类32项扶贫到户政策,并编辑成《洛宁县扶贫到户政策汇编》和《洛宁县惠农政策汇编》发放到每个帮扶队员和贫困户手中,并在每项单项政策之后附带二维码,方便群众通过网络查询。之后开展户户对、条条对,帮助群众了解政策、享受政策,长期持续宣传,确保打通扶贫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是每月定期对群众满意度进行动态抽样调查,及时掌握群众满意度数据。
三是在2017年对全县五保户和分散居住的低保户开展“八改两增”行动的基础上,2018年将此政策覆盖到其他一般贫困户。
四是重点关注未纳入建档立卡系统的低保户、五保户、重病户、残疾人户等特殊群体,并分别建立台账,像关怀贫困户一样,关怀这些特殊群体,为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五是重点关注贫困发生率超过20%的非贫困村和人均收入低的非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基础公共服务情况,尽最大努力投入资金,改善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六是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广泛开展脱贫标兵评选活动,举办“脱贫标兵”先进事迹报告会,宣传脱贫经验,树立脱贫样本,增强脱贫信心,提高群众满意度。
一是抓普惠性政策落实。对各级普惠性政策进行广泛宣传,将上级和本县现行的各类惠农政策、扶贫到户政策进行梳理,共梳理出13类37项惠农政策和12类32项扶贫到户政策,并编辑成《洛宁县扶贫到户政策汇编》和《洛宁县惠农政策汇编》发放到每个帮扶队员和贫困户手中,并在每项单项政策之后附带二维码,方便群众通过网络查询。之后开展户户对、条条对,帮助群众了解政策、享受政策,长期持续宣传,确保打通扶贫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是每月定期对群众满意度进行动态抽样调查,及时掌握群众满意度数据。
三是在2017年对全县五保户和分散居住的低保户开展“八改两增”行动的基础上,2018年将此政策覆盖到其他一般贫困户。
四是重点关注未纳入建档立卡系统的低保户、五保户、重病户、残疾人户等特殊群体,并分别建立台账,像关怀贫困户一样,关怀这些特殊群体,为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五是重点关注贫困发生率超过20%的非贫困村和人均收入低的非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基础公共服务情况,尽最大努力投入资金,改善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六是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广泛开展脱贫标兵评选活动,举办“脱贫标兵”先进事迹报告会,宣传脱贫经验,树立脱贫样本,增强脱贫信心,提高群众满意度。
(县扶贫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