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洛宁 > 部门动态

县农业局推进秋收秋种工作

时间:2017-10-10 00:58 来源:县农业局

截至10月8号,全县已收18.66万亩,占应收面积38.175万亩的48.9%,整地面积12.2万亩,占小麦应播面积45.5万亩的26.77%,小麦播种还未开始。今年“三秋”进度缓慢的主要原因为一是秋作物生长期间,持续的干旱严重影响了秋作物发育,延迟了秋作物正常收获。二是秋收以来持续的连阴雨天气,给腾茬、整地和小麦播种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据气象部门预报,9月份我县平均降水量99.9毫米,比去年同期偏多131%,10月份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0~2成,从10月1日到10月8日,基本无晴天。针对这种情况,采取如下应对措施。

一、落实关键技术措施,提高整地播种质量

(1)及时腾茬,精细整地。对因持续阴雨,秋作物收获偏晚地块收获后要抓紧腾茬,及时耕翻整地。一要扩大机械深耕面积,耕深要达到25厘米以上,切实做到机耕机耙相结合,切忌深耕浅耙,确保耙透、耙实、耙平、耙细。二是针对旋耕田块容易造成深播弱苗、缺苗断垄和冬春易旱易冻等问题,旋耕后一定要耙实。连续旋耕2~3年的麦田必须深耕一次,以打破犁底层,提高土壤蓄水、保墒和供肥能力,促进根系下扎,增强抗灾能力。三是实施秸秆还田的地块,要充分粉碎切细秸秆,结合深耕掩埋秸秆,耙礳压实,使土壤达到松紧适度,以利于小麦出苗和根系下扎。四是加快腾茬整地进度。对于秋作物成熟期推迟晚收地块,要充分发挥大型机械作用,加快秋收整地进度。特别是丘陵旱地,要紧抓有利时机,及时深耕整地,蓄水保墒,提高播种质量。

(2)科学施肥,培肥地力。认真抓好秸秆还田,努力扩大秸秆还田面积,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根据我县土壤肥力情况,小麦总的施肥原则是:高产田要“控氮、增磷、补钾、配微”,氮肥实行总量控制,分期调控;中产田要“稳氮、增磷”,低产田要“增氮、增磷”。

(3)适期适量播种。小麦半冬性品种最佳播种期为10月10~15日,20日以后改种弱春性品种,在适播期内,高水肥地半冬性品种亩播量6.5~7.5公斤,弱春性品种亩播量8~9公斤;中产田半冬性品种7.5~8.5公斤,弱春性品种8.5~9.5公斤;播种深度以3~4厘米为宜,并做到深浅一致,落籽均匀。因灾延误播期及整地质量较差等,可适当调整播种量,每晚播3天增加0.5公斤,亩播量最多不能超过15公斤。

(4)做好土壤和种子处理,预防病虫危害。今年我县麦播期应重点做好纹枯病、腥黑穗病、根腐病等土传、种传病害,以及地下害虫(蛴螬、金针虫)和小麦吸浆虫等病虫害的防治,以压低其发生基数,减轻春季防治压力。

二、加强指导服务,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1)强化技术服务。结合“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活动,农业部门集中人力、集中精力、组织科技干部深入生产一线,深入田间地头采取面对面指导、技术讲座、发放明白纸等形式指导生产,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切实将麦播关键措施落到实处,落到家家户户,落到田间地头。

(2)强化示范带动。要以高产高效创建、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重大病虫防治等项目为抓手,示范推广一批优质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病虫绿色防控技术模式等,并通过组织开展现场观摩、网络宣传、交流学习等多种形式,带动新品种、新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  (3)强化农资市场监管。根据生产需求,加强调配,保证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市场供应,价格平稳。全面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围绕重点产品、重点区域、重点对象进行集中整治,严厉打击制假售假等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净化农资市场,维护农民权益。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识假、辨假能力,引导农民科学消费,确保今年麦播顺利进行。

(4)做好防涝减灾预案。今年麦播期间雨水较多,要树立抗涝保麦播的思想,早谋划、早着手、早准备,及早制定预案,强化防范措施,确保麦播顺利进行,为夺取明年夏粮丰收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