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局:创新畜牧养殖扶贫模式 探索产业发展脱贫机制
扶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洛宁县依托畜牧产业在脱贫攻坚中的优势地位,着力采取五项措施,创新畜牧养殖扶贫模式,探索产业发展脱贫机制。
一、培育产业龙头、探索扶贫模式
近年来,洛宁县以招商引资为抓手,积极引进、培育了德青源(洛宁)蛋鸡生态养殖扶贫项目、洛宁三阳肉羊养殖产业扶贫项目、牧坤(肉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春雨农牧(奶牛)产业园、圣阳(肉牛)农牧有限公司、祥顺湖羊农牧产业园、竹园(种鸡)科技有限公司等一大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畜牧龙头企业,为畜牧产业扶贫奠定了基础。如德青源(洛宁)蛋鸡生态养殖扶贫项目由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洛宁县政府共同投资建设,位于洛宁县河底双龙专业园区,占地900余亩,总投资3.28亿元。一期120万只6栋青年鸡舍、9栋蛋鸡舍建设工程已建成投产。项目全部投产后,蛋鸡存栏量可达240万只,年产蛋5亿枚,年发电量1370万千瓦时,年产有机肥15万吨,年产值6亿~7亿元。该项目属生态环保、循环节能、带动性强的精准扶贫项目,可直接解决1000多贫困人口就业,并辐射带动周边3个乡镇26个贫困村、969户3489人脱贫。正在建设的洛宁三阳肉羊养殖产业扶贫项目,总投资1亿多元,建成后可通过代养模式(针对没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可利用到户增收资金及小额贷款资金通过三阳公司购买羊只,由三阳公司为贫困户代养,公司每年按不低于资金额8%给贫困户分红,养殖风险有公司承担)、自养模式(贫困户以行政村为单位组建养羊合作社,以合作社名义利用到户增收和小额贷款资金购买公司种羊每只按1600元,或15-20公斤肉羊每只400元,自行繁育、饲养,公司提供全程技术服务和种养保险,并高于市场价10%收购)带动贫困户通过养羊产业增收脱贫。
二、制定优惠政策、推动产业扶贫
县政府出台政策,利用县财政整合的涉农资金,对建档立卡愿意饲养猪、牛、羊的贫困户分别给予补贴。具体标准:每购买一头能繁母牛补助5000元(牛年龄在1.5岁以上),每户最多补助10000元;每购买一只羊补助500元,每户最少不能低于10只,最多补助10000元;每购买一头猪补助500元,每户最少不能低于10头,最多补助10000元。该政策受到广大贫困户的积极响应。
三、强化政策宣传、确保上下协同
运用会议、印发宣传材料、包户对接等形式,将扶持政策、扶贫模式宣传到每个贫困村、贫困户,利用包户对接彻底澄清全县愿意饲养户底数,上下协同确保政策落实。
四、加强技术培训、全程跟踪服务
县畜牧局组建由7名中高级畜牧兽医师组成的畜牧产业扶贫技术专家组,对全县所有愿意养殖的贫困户,按乡镇、饲养种类,分批次进行技术培训,使他们掌握基本技术技能,能够开展正常养殖,并对养殖户进行全程技术指导、跟踪服务,及时解决养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扶贫养殖健康发展。
五、规范检查验收、确保政策实效
制定科学、可行的扶贫政策验收办法,明确验收标准和程序,组织精干人员适时验收,及时拨付资金,确保政策实效。(洛宁县畜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