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宁县驻村“第一书记”精准扶贫有实招
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我县高度重视驻村帮扶工作。驻村“第一书记”按照扶贫工作对象、目标、内容、方式、考核和保障“六个精准”的要求,下基层、联农户、办实事,切实推动全县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目标任务精准对接。全县98个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帮扶全覆盖零遗漏,第一书记深入98个贫困村准确掌握贫困村、贫困户需求,深入分析致贫原因,积极协助贫困村制定并实施贫困村发展规划和贫困户脱贫计划。对接全面小康标准,明确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时序,制定“任务书、时间表、施工图”,倒排工期、挂图作业,一项一项抓实见效。
二是帮扶内容精准落实。驻村“第一书记”因地制宜,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培育、社会事业发展。积极推进电商扶贫,开展技能培训和劳务输转,帮助群众解决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困难和问题。
三是帮扶措施精准到位。驻村“第一书记”用足用好各项扶贫政策,帮助贫困村集中资金用于重点扶贫项目和贫困户、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深入宣传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教育引导贫困村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激发内生动力,采取“菜单式”“互动式”的培训方式,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开展农村党员致富能力培训、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工作。
四是夯实基础强化治理。驻村“第一书记”协助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提高工作创新、凝聚群众和依法办事能力,发挥农村党员致富带富和先锋模范作用。落实“四议两公开”,引导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指导完善村规民约,弘扬文明新风,配合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促进邻里和谐、村组和谐。
我县充分挖掘驻村“第一书记”促进贫困村加快发展、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潜力,充实驻村帮扶工作力量,完善细化制度和要求,进一步强化管理,着力解决“下不去”“不会干”“干不好”等问题。各驻村“第一书记”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大局,多方发力、同心攻坚,在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培育特色产业、帮助贫困户增收、精准落实各项帮扶措施等方面成效显著,着力扩大驻村第一书记“助推器”效应,确保全县贫困村如期实现脱贫目标。(扶贫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