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宁农商银行创新金融给力精准扶贫
配置资源,倾斜精准扶贫。一是信贷资源向贫困地区靠拢。该行充分运用信贷手段,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将信贷资源配置向贫困地区倾斜,确保贫困地区信贷需求得到满足,确保贫困地区各项贷款增速高于上年增速。二是创新贷款品种多样化。增加农民抵押担保品种,先后推出多户联保、农机具抵押贷款业务,探索办理土地承包经营权、荒滩、林权承包经营权等抵押贷款业务,扩大贫困地区农户可用于抵押担保范围。三是对全县贫困户基本情况建档立卡,根据贫困户实际情况,帮助他们制定脱贫计划,改变过去金融扶贫信贷投放的单一方式,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四是加大扶贫贷款投放。该行积极整合有效资金加大对贫困村、贫困户贷款的投放力度,积极扶持他们发展种、养殖业、个体工商等,共投放各类扶贫贷款2.15亿,有效推进了农户小额贷款在精准扶贫中的金融支撑作用。
普及公益,造势精准扶贫。积极参与县域各类活动,进一步扩大扶贫声势,提高社会影响。一是“一对一”对口扶贫。该行扶贫组成员定期走访农户,同他们交流,座谈沟通,调研他们家庭人口情况、主要收入来源、看病就医、子女上学、农田耕种、禽畜养殖等情况。在详细了解村情民意的基础上,共同梳理和谋划下一步帮扶计划,列出帮扶工作清单,一户一策制定帮扶措施,做到了帮扶工作精准化、科学化。二是每逢节日组织人员到帮扶村进行慰问,为他们送上实用的生活物资。三是设立志愿者扶贫驿站,弘扬雷锋精神,鼓励和带动更多员工加入扶贫志愿者行列,推动洛宁农商银行志愿者扶贫的常态化。四是成立三夏服务队配合乡镇政府,将秸秆禁烧与农商银行惠农扶贫政策有机结合,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开展宣传工作,推进了全县秸秆禁烧和惠农扶贫政策的良好宣传。五是定期到驻点扶贫村开展金融知识宣传,为村民带来金融知识大餐。针对扶贫村群众受教育程度低、接受知识慢的情况,采取现场演示讲解、制作漫画图片等形式,寓教于乐对村民进行金融知识宣传。
普惠金融,推动精准扶贫。在扶贫工作中,该行始终把支农服务的普惠性、可得性摆在突出位置,金融扶贫与普惠金融工作相结合,呈现出良好工作局面,一是积极向人民银行申请支农再贷款3亿元,支持三农经济和贫困地区发展的同时不断充实自身的收入。二是优化贫困地区支付环境,上半年针对贫困地区发放银行卡10万张, POS机具300台,自助银行布放覆盖了农村新型社区、集市区等,同时致力于解决贫困乡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至目前已在贫困偏远乡镇设立金融自助服务点58个,已初步形成农村金融全覆盖的目标。三是积极推出更贴近农村、更方便农民的服务产品,提升普惠金融水平,推进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在农村地区广泛应用,农村低保、社保、惠农补贴发放等便民服务不断拓展,促进了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捷性。
科学谋划,护航精准扶贫。针对金融扶贫的后续工作,该行研究措施,找准方法,提高金融扶贫的针对性、操作性。一是与政府扶贫办、金融办合作各类精准扶贫工程,助力扶贫攻坚。二是创新金融扶贫思维和手段,加强贫困乡镇金融扶贫机制建设,推进金融资源与扶贫惠农政策的协调发展,发挥金融在扶贫工作中的撬动关系。三是支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主导优势产业发展,扩大扶贫对象增收和脱贫致富的带动作用,做到扶真贫、真扶贫。四是完善金融扶贫配套服务,健全农村服务网络,加大贫困地区的物理网点设置,推动农民自助金融向贫困地区延伸。通过一系列金融扶贫工作,该行先后被授予了“包村帮建先进单位”、“农村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分别奖励工作经费10万元、5万元;涉农贷款增量奖励62万元;改善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环境补贴3万元。(农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