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畜牧局副局长杨文明在洛宁县调研时对畜牧产业扶贫工作提出四点要求
3月23日,省畜牧局副局长杨文明带领省局畜牧处处长高永革、畜牧总站站长李鹏飞,在洛阳市畜牧局副局长李治力的陪同下,到洛宁调研畜牧产业扶贫工作。
在实地调研了洛宁县汇生一农牧高科、农本科技肉羊综合试验站、汇丰三农种养合作社、春雨奶牛、祥顺湖羊、圣阳农牧六家畜牧养殖企业后,杨文明副局长对洛宁畜牧产业发展及产业扶贫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有三大特点:一是产业发展基础较好。洛宁肉牛、肉羊存栏量分别达12万头、10万只,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项目全省30个实施县中,洛宁补助资金最多达1200多万,洛宁还有东汉禽业等11家省市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可以说近几年畜牧产业发展基础较好。二是潜力较大。洛宁48万人,2306平方公里,山地、林地面积大,发展畜禽养殖条件非常优越,要把自然优势转化为畜牧业发展的经济优势。三是环境宽松。洛宁县委县政府对畜牧业发展非常重视,对畜牧业地位、作用有很清晰的认识,县主要领导亲自参与畜牧业招商,为畜牧业发展及畜牧产业扶贫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杨文明副局长在听取了洛宁县领导、畜牧、扶贫部门负责人工作汇报后,对畜牧产业扶贫工作提出了四项要求:一是摸清情况,制定好畜牧产业扶贫专项规划。要认真摸清全县98个贫困村中哪些贫困户适合从事畜禽养殖,本人又有养殖意愿,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出全县畜牧产业精准扶贫的目标、任务和措施。二是培育引进产业主体。要培育本地企业,引进外地公司,重点发展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家庭牧场,走“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的发展模式,推动畜牧产业发展。三是研究探索产业扶贫模式,抓好典型带动。要用工业化的理念指导畜牧产业发展,要结合贫困户实际情况,确定养殖品种、养殖数量,研究解决投资问题、管理问题、技术问题,实现精准设计、精准脱贫。四是创新机制,解决扶贫关键问题。特别要创新畜牧业投融资机制,解决畜牧产业发展资金投入问题,要积极探索“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募集合作组织互助基金、基金抵押放大贷款额度、政策贴息”的畜牧业发展投融资机制,推进畜牧产业发展。(畜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