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农工办贯彻落实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着力做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
一是“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6个省级示范村和7个市级示范村按照规划逐一明确具体建设项目和时序进度,细化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绿化美化、产业发展等建设内容,明确时间节点,确保按期完成任务;
二是突出打造2条精品线路。即从县城出发沿洛三路、胡上路、马沙路、郑卢路经城关镇、小界、马店、回族镇4个乡镇返回县城;从县城出发沿郑卢路、安虎线经城郊、马店、长水、罗岭、上戈、故县、下峪、兴华8个乡镇,从兴华过长水桥沿郑卢路返回县城。2条线路涉及沿线11个乡镇、60个村庄,要按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标准,进行连片整治、整体提升,其它乡镇在公路沿线都要选取2-3个特色鲜明的村庄进行集中打造。围绕村庄绿化、美化、亮化以及道路硬化、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工作,逐村排查,明确建设重点和任务,确保顺利推进,精心打造“北部塬区”和“西部山区”美丽乡村示范带;
三是其余村庄及主次干道按照“三无一规范、一眼净”标准,全面整治,巩固提升。
四是进一步健全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各乡镇今年都要把长效机制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落实人员,明确责任,制定办法,严格管护,实现农村环境整治的常态化。在保洁队伍建立上,按照5‰的比例,确保公路沿线村庄保洁人员配备到位,解决好保洁员工资待遇,保证有人干活。同时,对保洁员加强管理,定期考核,优胜劣汰,完善保洁队伍的管理机制。有条件的乡镇,积极推广政府购买服务,把乡镇政府所在地、县乡主干道和中心村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引入保洁公司,委托长期保洁。
五是强化行政推动。把农村环境整治作为乡镇书记工程,由各乡主要领导牵头,指定专人负责,实行乡镇干部包村、包路段、包河道和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的工作机制,推行“管理长”负责制,层层落实责任。整治过程中,采取定期督查与随机暗访相结合的办法,建立一周一督查、半月一观摩、一月一讲评制度,每月对各乡镇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和排名,力求通过创建评比、暗访督查、效能排序、现场观摩、电视曝光、奖优罚劣、责任追究等多种方法方式,形成人人参与、村村动手、乡乡重视的良好局面。此外,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媒体宣传、典型示范、组织观摩学习等方式,充分调动各乡村的积极性,变“要我整治”为“我要整治”。积极开展以“卫生乡镇”、“卫生村”创建和“文明户”、“卫生户”等为载体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培育农村生产生活新方式,营造全社会上下广泛关注农村环境整治的浓厚氛围。(农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