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镇“六个抓”提升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常态化管理
时间:2015-06-16 23:48
来源:本站
为进一步加强全镇党员干部管理,回族镇结合实际,通过“六项制度”着力改进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密切联系服务群众,促使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常态化管理提升。
一是抓学习,提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修养。镇党委进一步完善《回族镇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回族镇领导班子学法制度》和《回族镇机关干部政治学习制度》,推进镇机关干部政治、法律学习制度化、常态化,大兴学习之风,强化党员干部学习意识,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开阔思维视野,扫除思想障碍,突破思维定式,以此进一步提升全镇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意识、工作能力和理论水平。
二是抓考核,强化党员干部效能意识。根据岗位需求,镇党委对全镇镇村(社区)干部进行了明确的工作分工,制定了工作责任制度和考核制度。为使实绩考核更加突出重点、客观准确,将绩效考核目标定为办所、村(社区)、党员干部个人三类,做到分类设置目标考核。通过推行绩效考核,促进党员干部扑下身子真抓实干,进一步强化了党员干部的效能意识。
三是抓窗口,转变便民服务态度。针对便民服务中心等窗口部门,完善便民配套设施,制定工作流程图,规范服务内容,推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着力提升服务效能,方便群众办事,能办的事一次性办理,不能办的事一次性告知,坚决杜绝“推、拖、卡、要”的不良工作作风。
四是抓调研,力保安全稳定。结合“走基层”和依法治理活动的开展,建立由班子成员带队深入村(社区)、深入群众走访制度,变上访为下访,主动带着问题下村(社区)、查民情,听取群众的意见,围绕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上门访谈和单独约谈等方式,与基层群众交心谈心、调处矛盾、理顺情绪。
五是抓问责,提升党员干部担当意识。镇党委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民主生活会,会上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要求限期整改。对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镇党委坚决不回避、不手软,敢于亮短揭丑,毫不留情地进行问责。促使干部敢担当、能担当、会担当,以此提升干部敢于担当意识。
六是抓防控,强化党员干部清廉意识。镇党委要求党员干部按照“制度建到岗,责任落到岗”原则,结合工作职责,认真查找个人的思想道德风险和岗位职责风险。通过排查风险、清理权力、建章立制、违纪必究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廉政风险的预警防范,有效提高预防廉政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着力解决干部不廉干事的问题。(回族镇)
一是抓学习,提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修养。镇党委进一步完善《回族镇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回族镇领导班子学法制度》和《回族镇机关干部政治学习制度》,推进镇机关干部政治、法律学习制度化、常态化,大兴学习之风,强化党员干部学习意识,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开阔思维视野,扫除思想障碍,突破思维定式,以此进一步提升全镇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意识、工作能力和理论水平。
二是抓考核,强化党员干部效能意识。根据岗位需求,镇党委对全镇镇村(社区)干部进行了明确的工作分工,制定了工作责任制度和考核制度。为使实绩考核更加突出重点、客观准确,将绩效考核目标定为办所、村(社区)、党员干部个人三类,做到分类设置目标考核。通过推行绩效考核,促进党员干部扑下身子真抓实干,进一步强化了党员干部的效能意识。
三是抓窗口,转变便民服务态度。针对便民服务中心等窗口部门,完善便民配套设施,制定工作流程图,规范服务内容,推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着力提升服务效能,方便群众办事,能办的事一次性办理,不能办的事一次性告知,坚决杜绝“推、拖、卡、要”的不良工作作风。
四是抓调研,力保安全稳定。结合“走基层”和依法治理活动的开展,建立由班子成员带队深入村(社区)、深入群众走访制度,变上访为下访,主动带着问题下村(社区)、查民情,听取群众的意见,围绕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上门访谈和单独约谈等方式,与基层群众交心谈心、调处矛盾、理顺情绪。
五是抓问责,提升党员干部担当意识。镇党委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民主生活会,会上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要求限期整改。对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镇党委坚决不回避、不手软,敢于亮短揭丑,毫不留情地进行问责。促使干部敢担当、能担当、会担当,以此提升干部敢于担当意识。
六是抓防控,强化党员干部清廉意识。镇党委要求党员干部按照“制度建到岗,责任落到岗”原则,结合工作职责,认真查找个人的思想道德风险和岗位职责风险。通过排查风险、清理权力、建章立制、违纪必究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廉政风险的预警防范,有效提高预防廉政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着力解决干部不廉干事的问题。(回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