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宁县“洛旱6号”平均亩产653.9公斤刷新全国旱地小麦产量纪录
时间:2015-06-09 23:28
来源:本站
6月8 日下午,由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郭天财教授领衔的验收专家组,在洛宁县小界乡史村“洛旱6号”万亩示范方的田间地头,由在随机抽取两个小麦测产区实打测产后,郑重发布了验收结果,即“洛旱6号”平均亩产653.9公斤刷新全国旱地小麦产量纪录。
验收专家组成员抵达示范方后,选定了两个地块进行测产。经过仔细丈量,两个地块分别为1.8亩和1.74亩。随后,联合收割机现场收割,专家组成员现场称重,在减去杂质和包装重量、按国家粮食入库安全含水量13%的指标折算后,两个地块实产分别为636.6公斤/亩和671.3公斤/亩。经测算,“洛旱6号”万亩示范方平均亩产为653.9公斤。
“洛旱6号”是洛阳农林科学院选育的旱地小麦新品种,具有抗旱、抗寒、抗倒、抗病、抗干热风及丰产、稳产性好等特点。目前,该品种已成为我国种植的旱地小麦主导品种之一,年均推广面积达300万亩。
村民李铁虎家的责任田是被抽中的地块之一。“种子好,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这一季粮食丰收在意料之中,但旱地小麦亩产达到千把斤还是头一回。”李铁虎说,去年在农业技术部门的指导下搞示范方,统一供种、统一播种、统一管理,技术都很到位,加上风调雨顺,收成确实不错。
“旱地小麦亩产突破600公斤的产量,已经基本达到了水地小麦高产水平。此次‘洛旱6号’测产达到653.9公斤难能可贵。”郭天财说,全省旱地小麦种植面积有1600万亩,洛阳旱地小麦种植面积占洛阳小麦种植总面积的2/3,超过200万亩,在更大范围推广“洛旱6号”,对于挖掘旱地小麦增产潜力、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省农业厅巡视员薛豫宛、省农科院院长马万杰等参加了实打验收。(洛阳日报记者 白云飞)
验收专家组成员抵达示范方后,选定了两个地块进行测产。经过仔细丈量,两个地块分别为1.8亩和1.74亩。随后,联合收割机现场收割,专家组成员现场称重,在减去杂质和包装重量、按国家粮食入库安全含水量13%的指标折算后,两个地块实产分别为636.6公斤/亩和671.3公斤/亩。经测算,“洛旱6号”万亩示范方平均亩产为653.9公斤。
“洛旱6号”是洛阳农林科学院选育的旱地小麦新品种,具有抗旱、抗寒、抗倒、抗病、抗干热风及丰产、稳产性好等特点。目前,该品种已成为我国种植的旱地小麦主导品种之一,年均推广面积达300万亩。
村民李铁虎家的责任田是被抽中的地块之一。“种子好,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这一季粮食丰收在意料之中,但旱地小麦亩产达到千把斤还是头一回。”李铁虎说,去年在农业技术部门的指导下搞示范方,统一供种、统一播种、统一管理,技术都很到位,加上风调雨顺,收成确实不错。
“旱地小麦亩产突破600公斤的产量,已经基本达到了水地小麦高产水平。此次‘洛旱6号’测产达到653.9公斤难能可贵。”郭天财说,全省旱地小麦种植面积有1600万亩,洛阳旱地小麦种植面积占洛阳小麦种植总面积的2/3,超过200万亩,在更大范围推广“洛旱6号”,对于挖掘旱地小麦增产潜力、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省农业厅巡视员薛豫宛、省农科院院长马万杰等参加了实打验收。(洛阳日报记者 白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