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教育局五大平台助力师资培训 教师共享专业成长红利
时间:2014-12-26 17:52
来源:本站
编者按:承载着洛宁48万民众辉煌教育梦的洛宁教育人,追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教育辉煌,怀揣“学校教育标准化,教育管理特色化,教学科研现代化”复苏梦,深谙觉醒蜕变阵痛,踏上破冰圆梦、负重奋进艰难征程。觉醒中,一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在优胜劣汰中探索出路,在责任面前勇往担当的铸魂追梦之师,正砥砺奋进。
一是试点实践新教育实验研究
今年10月9日,洛宁县实施新教育研究正式启动。2013年至今,新教育创始人,民进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先后2次到洛宁讲学,新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东强等10余名新教育专家先后到洛宁传播新教育理念。2000余教师参加启动仪式并聆听新教育专家报告。为洛宁教师革新教育教学理念指明方向。同时,县教育局成立实施新教育实验研究领导机构,抽调人员专题研究推广新教育实验研究成果。组织200余名校长、教师远赴山东参加实施新教育研究培训培训,为打造洛宁新教育研究优秀团队奠定坚实基础。
截至目前,全县确定首批12所小学为实施新教育试点学校。教育局对试点学校重点管理,重点加强教师培训,系统掌握新教育理论成果,逐步形成校本特色,新教育已在洛宁生根发芽,通过实施新教育,全县教育发展理念正在逐步与现代化教育理念并轨,一场教育理念革新实践,正在洛宁形成燎原之势。2015年洛宁县实施新教育实验研究区将正式挂牌成立。
二是深入推进“同心”助教培训
今年,洛宁一高中、实验一中等学校,与省实验中学、郑州一中、郑州外国语学校等省内知名学校,进一步深化友好帮扶关系,建设2个“直播互动教室”,横向打开与省内外名校互利合作的局面,走出自给自足的窘境,在攻克师训工作桎梏方面破局;纵向实现教师课题研究、教学设计、班级管理、学校管理、教师礼仪、校园文化建设、专业成长等方面深度培育。
7月,在民进河南省委协助下,先后组织3期“同心”助教中小学教师培训活动,邀请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专职副主席、中国教育协会副会长朱永新等近20名省内外教育专家,开展为期10天的教师培训,洛宁1600余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受益。
10月,组织洛宁一高中、洛宁高中学、实验一中、实验二中、思源实验学校60名骨干教师,赴省实验中学、郑州一中、郑州外国语学校参加为期6天的免费集中培训。培训结束,教育局即组织60名教师参加赴省培训感悟汇报,分享培训所得,撰写感悟60余篇,形成培训心得汇编,在全县集中推广,收到良好效果。
三是突出抓好“美丽园丁教育基金培训”项目
今年1月份,美丽园丁教育基金“洛阳教育培训项目”正式启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统合教育、财政、人社、编制、发改等部门,明确了部门分工,强化了项目领导保障机制。
一年来,该培训项目7次组织洛宁教师外出学习、培训,惠及教师719人次。其中先后组织培训市级骨干教师14人、紧缺学科教师60人、国贫县主干学科教师193人、特岗教师35人、小学语文骨干教师32人、小学骨干校长14人;组织洛宁县教研室英语教研员赴北京师范大学三帆朝阳学校跟踪学习3个月;组织顶岗置换培训14人,组织短期集中培训36人,组织中小学心理健康远程培训320人,收到良好效果。
同时,县委、县政府办公室分季度对培训项目进行督查,县教育局建立培训项目落实台账,认真开展摸底调研,积极向上级师训部门建言献策,提供培训需求,积极争取培训项目、培训名额,精心组织各级各类教师参加培训,有力助推培训效益落到实处。
四是强力打造“三名”教育培训工程
按照在洛宁培养一批名校长、名师、打造一批名校的师训工作思路,积极引进北京专业培训团队,充分运用教育类专业培训团体、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媒体在教师队伍建设、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等方面优势,重点为洛宁培育名师、名校长和名校。3月,成功与北京成之路教育科技发展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团中央《辅导员》杂志社)签订为期3年培训合作协议并付诸实施。
以“学校建设标准化、教育管理特色化、教学科研现代化”目标为引领,依托协议,县教育局组织人员认真学习、深入摸排,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县域教育发展形势进行综合评估,结合洛宁教师培训实际,拿出了翔实打造“三名”教育培训工程发展规划,为未来2年教师培训指明了方向。
我县根据“高效课堂”打造、教育教学改革、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学校创建等方面需求,3月,培训方先后在洛宁组织为期7天“雕课”活动,重点就“引领式”教学、课堂设计、教学技能等对教师进行培训,135名教师直接受益;5月,组织16名教师赴北京参加全国中小学语文、数学课堂教学研修班,重点接受了教学改革形势、感悟式教学、新课程走向等方面培训;7月,北京师范大学余清臣、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五中学校长刘炳昭等5名教授,重点就特色学校创建、校园文化建设对全县1000余名校长、教师进行了专项培训。
五是重点保障各项常规综合培训
今年,50名教师参加了为期15天的“国培计划”短期集中培训;11名教师参加了为期3个月的“国培计划”置换研修培训;175名教师参加了为期3个的网上远程培训;积极参与“国培计划”河南大学、洛阳师范学院、南阳师范学院5次到洛宁送教活动。年度“国培计划”受益教师836人次,教师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学校管理、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等方面能力极大增强。
邀请国家和省级专家,以高中教师新课程网络远程教育培训,义务教育阶段初中语文、小学英语数学教师技能培训,幼儿园全体教师培训,新招聘教师培训,中小学教师多媒体环境下教学设计与资源应用培训,中小学教师“Eclass班班通”综合服务平台应用培训,中小学体育音乐美术教师等薄弱学科教师培训,中小学会计培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9项培训为重点,对全县4000余名教师分期、分批、分类进行了全员业务轮训。县教育局为每位教师建立培训档案,逐人、逐次、逐项统计参加培训情况,力争做到每次培训都考核,直至培训达标为止,为教师培训提供了有效制度约束,极大增强了培训效果。
近年来,县教育局加大师资培训投入力度,积极搭建师训平台,创新培训形式,强化培训措施,深入开展教师综合培训,4000余教师共享专业成长红利,实现了教师教育教学管理理念革新,教师专业技能得到长足进步,为洛宁教育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人才基础,有效保障了全县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县教育局 杜终胜)
一是试点实践新教育实验研究
今年10月9日,洛宁县实施新教育研究正式启动。2013年至今,新教育创始人,民进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先后2次到洛宁讲学,新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东强等10余名新教育专家先后到洛宁传播新教育理念。2000余教师参加启动仪式并聆听新教育专家报告。为洛宁教师革新教育教学理念指明方向。同时,县教育局成立实施新教育实验研究领导机构,抽调人员专题研究推广新教育实验研究成果。组织200余名校长、教师远赴山东参加实施新教育研究培训培训,为打造洛宁新教育研究优秀团队奠定坚实基础。
截至目前,全县确定首批12所小学为实施新教育试点学校。教育局对试点学校重点管理,重点加强教师培训,系统掌握新教育理论成果,逐步形成校本特色,新教育已在洛宁生根发芽,通过实施新教育,全县教育发展理念正在逐步与现代化教育理念并轨,一场教育理念革新实践,正在洛宁形成燎原之势。2015年洛宁县实施新教育实验研究区将正式挂牌成立。
二是深入推进“同心”助教培训
今年,洛宁一高中、实验一中等学校,与省实验中学、郑州一中、郑州外国语学校等省内知名学校,进一步深化友好帮扶关系,建设2个“直播互动教室”,横向打开与省内外名校互利合作的局面,走出自给自足的窘境,在攻克师训工作桎梏方面破局;纵向实现教师课题研究、教学设计、班级管理、学校管理、教师礼仪、校园文化建设、专业成长等方面深度培育。
7月,在民进河南省委协助下,先后组织3期“同心”助教中小学教师培训活动,邀请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专职副主席、中国教育协会副会长朱永新等近20名省内外教育专家,开展为期10天的教师培训,洛宁1600余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受益。
10月,组织洛宁一高中、洛宁高中学、实验一中、实验二中、思源实验学校60名骨干教师,赴省实验中学、郑州一中、郑州外国语学校参加为期6天的免费集中培训。培训结束,教育局即组织60名教师参加赴省培训感悟汇报,分享培训所得,撰写感悟60余篇,形成培训心得汇编,在全县集中推广,收到良好效果。
三是突出抓好“美丽园丁教育基金培训”项目
今年1月份,美丽园丁教育基金“洛阳教育培训项目”正式启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统合教育、财政、人社、编制、发改等部门,明确了部门分工,强化了项目领导保障机制。
一年来,该培训项目7次组织洛宁教师外出学习、培训,惠及教师719人次。其中先后组织培训市级骨干教师14人、紧缺学科教师60人、国贫县主干学科教师193人、特岗教师35人、小学语文骨干教师32人、小学骨干校长14人;组织洛宁县教研室英语教研员赴北京师范大学三帆朝阳学校跟踪学习3个月;组织顶岗置换培训14人,组织短期集中培训36人,组织中小学心理健康远程培训320人,收到良好效果。
同时,县委、县政府办公室分季度对培训项目进行督查,县教育局建立培训项目落实台账,认真开展摸底调研,积极向上级师训部门建言献策,提供培训需求,积极争取培训项目、培训名额,精心组织各级各类教师参加培训,有力助推培训效益落到实处。
四是强力打造“三名”教育培训工程
按照在洛宁培养一批名校长、名师、打造一批名校的师训工作思路,积极引进北京专业培训团队,充分运用教育类专业培训团体、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媒体在教师队伍建设、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等方面优势,重点为洛宁培育名师、名校长和名校。3月,成功与北京成之路教育科技发展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团中央《辅导员》杂志社)签订为期3年培训合作协议并付诸实施。
以“学校建设标准化、教育管理特色化、教学科研现代化”目标为引领,依托协议,县教育局组织人员认真学习、深入摸排,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县域教育发展形势进行综合评估,结合洛宁教师培训实际,拿出了翔实打造“三名”教育培训工程发展规划,为未来2年教师培训指明了方向。
我县根据“高效课堂”打造、教育教学改革、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学校创建等方面需求,3月,培训方先后在洛宁组织为期7天“雕课”活动,重点就“引领式”教学、课堂设计、教学技能等对教师进行培训,135名教师直接受益;5月,组织16名教师赴北京参加全国中小学语文、数学课堂教学研修班,重点接受了教学改革形势、感悟式教学、新课程走向等方面培训;7月,北京师范大学余清臣、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五中学校长刘炳昭等5名教授,重点就特色学校创建、校园文化建设对全县1000余名校长、教师进行了专项培训。
五是重点保障各项常规综合培训
今年,50名教师参加了为期15天的“国培计划”短期集中培训;11名教师参加了为期3个月的“国培计划”置换研修培训;175名教师参加了为期3个的网上远程培训;积极参与“国培计划”河南大学、洛阳师范学院、南阳师范学院5次到洛宁送教活动。年度“国培计划”受益教师836人次,教师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学校管理、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等方面能力极大增强。
邀请国家和省级专家,以高中教师新课程网络远程教育培训,义务教育阶段初中语文、小学英语数学教师技能培训,幼儿园全体教师培训,新招聘教师培训,中小学教师多媒体环境下教学设计与资源应用培训,中小学教师“Eclass班班通”综合服务平台应用培训,中小学体育音乐美术教师等薄弱学科教师培训,中小学会计培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9项培训为重点,对全县4000余名教师分期、分批、分类进行了全员业务轮训。县教育局为每位教师建立培训档案,逐人、逐次、逐项统计参加培训情况,力争做到每次培训都考核,直至培训达标为止,为教师培训提供了有效制度约束,极大增强了培训效果。
近年来,县教育局加大师资培训投入力度,积极搭建师训平台,创新培训形式,强化培训措施,深入开展教师综合培训,4000余教师共享专业成长红利,实现了教师教育教学管理理念革新,教师专业技能得到长足进步,为洛宁教育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人才基础,有效保障了全县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县教育局 杜终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