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谋划务实宣传 上戈苹果节宣传活动亮点多效果好
时间:2014-11-01 00:06
来源:本站
河洛金秋上戈苹果采摘节活动启动后,县委宣传部围绕节会文化活动,挖掘全县宣传资源,顺势而为,展开了全方位、立体化、高密度、大容量的的宣传报道,策划报道了一批有影响力有冲击力的新闻稿件,呈现出定位准、层次高、力度大、形式多、氛围浓的特点,形成了主题鲜明、目标明确、引导有力、亮点彰显的舆论氛围,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一是提前介入,精心策划,打好节会宣传主动仗
为避免节会宣传程式化,县委宣传部明确一名副部长专项负责节会宣传报道工作,加强宣传策划,与林果办、广电局、上戈镇等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召开协调会11次,深入调查研究,科学策划主题,并组织精干采编播人员全心、全力、全程服务节会报道,汇集多方智慧,凝聚各方力量,使节会宣传克服“宣传腔”,杜绝“说教味“,实现报道连民情,接地气,统一发声,步调一致,同频共振,提升宣传公信力。
二是提高标杆,明确目标,扩大节会活动影响力
这次节会宣传活动以“立足头版头条头题,瞄准大台大报大网、突出特色亮点优势”为主基调,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多次与省市多家主流媒体进行沟通协调,就活动主题、特色亮点、发展优势进行信息筛选,找准结合点、切入点,利用第十届河洛金秋上戈苹果采摘节,将故县西子湖、下峪写生基地、洛宁特色现代产业园等旅游资源向外推介,充分利用省市新闻媒体,以新闻、洛评、网评、媒体聚焦、专版宣传等多种方式,全面展示全县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发展优势和产业重点,增强外宣工作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提升宣传报道的影响力和推动力,提高洛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是优势互补,共同发力,提升舆论宣传实效性
在发挥传统媒体固有价值和内在优势进行宣传报道的同时,充分利用新媒体信息海量,传播迅速,阅读方便,更新更快的特点和规律,联动发力、全线拉开,形成了立体宣传的强大声势,凝聚了人气,鼓舞了人心,社会各界支持、参与节会的热情进一步高涨,为节会的成功举办营造了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一是对外宣传提形象。宣传部精心策划、多措并举,加强节会报道,会同《河南日报》、《河南日报农村版》、《洛阳日报》等多家省市主流媒体以“吃上戈苹果,游秀美山川”为主题对苹果节采取全程、全景、多层次、多角度的跟踪报道和解读,充分宣传报道第十届苹果节的丰富内容、节会特色和取得的成果,放大节会效应,进一步提高上戈知名度,全面展示近年来洛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和成就。10月9日《河南日报》农村版以头版头题刊发了《又到苹果采摘时》、《大河报》头版做了导读,转到A08版发了头题《河洛金秋上戈苹果采摘节明启动》;10月10日《洛阳日报》头版刊发题为《洛宁上戈的苹果熟啦》700字的导读后,转到06版洛宁专版整版。这三篇稿子出来后,先后被新浪、网易、搜狐等多家网媒转载,我们自己也在论坛和微信上对其进行了转发,同时也引起其他媒体的广泛关注。10月12日,《大河报》又组织小记者到上戈采摘苹果,专门空出两个版面刊发苹果文章,写下了《探秘上戈苹果为啥这么好吃》;《东方今报》不仅在首版用整版刊发了导读,也用3个版面刊发了《洛宁苹果转型》。10月15日,《洛阳晚报》到上戈进行了采访,洛宁苹果技术的“二次革命”和洛宁种植苹果的模式以及县政府的扶持政策,引起了《洛阳日报》评论部的极大重视,17日洛平记者来采访。苹果节期间共刊登(播)出稿件20余篇(条)。其中专版7期。特别是洛评《高效特色农业的“游戏规则”》成为本次节会宣传报道新亮点。二是对内宣传聚民心。利用县电视台,广播电台,政府网站、电子大屏等媒体、媒介,不断开辟宣传渠道,加大宣传攻势,通过对苹果节各项活动详细报道,让“苹果节”消息走进千家万户,在探索、发现、总结、推广新的节会宣传报道经验基础上,提高精气神,为汇聚洛宁发展正能量上作出新的贡献。三是围绕中心齐发力。组织引导网友在网络平台共发帖23篇。其中:大河论坛4篇,洛阳信息港4篇,百度洛阳吧2篇,洛宁吧4篇,网易河南3篇,洛阳新闻网4篇,洛宁旅游网2篇。利用洛宁官方微博@竹乡洛宁发布苹果节相关微博31条,累计浏览量17058次。(县委宣传部)
一是提前介入,精心策划,打好节会宣传主动仗
为避免节会宣传程式化,县委宣传部明确一名副部长专项负责节会宣传报道工作,加强宣传策划,与林果办、广电局、上戈镇等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召开协调会11次,深入调查研究,科学策划主题,并组织精干采编播人员全心、全力、全程服务节会报道,汇集多方智慧,凝聚各方力量,使节会宣传克服“宣传腔”,杜绝“说教味“,实现报道连民情,接地气,统一发声,步调一致,同频共振,提升宣传公信力。
二是提高标杆,明确目标,扩大节会活动影响力
这次节会宣传活动以“立足头版头条头题,瞄准大台大报大网、突出特色亮点优势”为主基调,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多次与省市多家主流媒体进行沟通协调,就活动主题、特色亮点、发展优势进行信息筛选,找准结合点、切入点,利用第十届河洛金秋上戈苹果采摘节,将故县西子湖、下峪写生基地、洛宁特色现代产业园等旅游资源向外推介,充分利用省市新闻媒体,以新闻、洛评、网评、媒体聚焦、专版宣传等多种方式,全面展示全县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发展优势和产业重点,增强外宣工作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提升宣传报道的影响力和推动力,提高洛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是优势互补,共同发力,提升舆论宣传实效性
在发挥传统媒体固有价值和内在优势进行宣传报道的同时,充分利用新媒体信息海量,传播迅速,阅读方便,更新更快的特点和规律,联动发力、全线拉开,形成了立体宣传的强大声势,凝聚了人气,鼓舞了人心,社会各界支持、参与节会的热情进一步高涨,为节会的成功举办营造了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一是对外宣传提形象。宣传部精心策划、多措并举,加强节会报道,会同《河南日报》、《河南日报农村版》、《洛阳日报》等多家省市主流媒体以“吃上戈苹果,游秀美山川”为主题对苹果节采取全程、全景、多层次、多角度的跟踪报道和解读,充分宣传报道第十届苹果节的丰富内容、节会特色和取得的成果,放大节会效应,进一步提高上戈知名度,全面展示近年来洛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和成就。10月9日《河南日报》农村版以头版头题刊发了《又到苹果采摘时》、《大河报》头版做了导读,转到A08版发了头题《河洛金秋上戈苹果采摘节明启动》;10月10日《洛阳日报》头版刊发题为《洛宁上戈的苹果熟啦》700字的导读后,转到06版洛宁专版整版。这三篇稿子出来后,先后被新浪、网易、搜狐等多家网媒转载,我们自己也在论坛和微信上对其进行了转发,同时也引起其他媒体的广泛关注。10月12日,《大河报》又组织小记者到上戈采摘苹果,专门空出两个版面刊发苹果文章,写下了《探秘上戈苹果为啥这么好吃》;《东方今报》不仅在首版用整版刊发了导读,也用3个版面刊发了《洛宁苹果转型》。10月15日,《洛阳晚报》到上戈进行了采访,洛宁苹果技术的“二次革命”和洛宁种植苹果的模式以及县政府的扶持政策,引起了《洛阳日报》评论部的极大重视,17日洛平记者来采访。苹果节期间共刊登(播)出稿件20余篇(条)。其中专版7期。特别是洛评《高效特色农业的“游戏规则”》成为本次节会宣传报道新亮点。二是对内宣传聚民心。利用县电视台,广播电台,政府网站、电子大屏等媒体、媒介,不断开辟宣传渠道,加大宣传攻势,通过对苹果节各项活动详细报道,让“苹果节”消息走进千家万户,在探索、发现、总结、推广新的节会宣传报道经验基础上,提高精气神,为汇聚洛宁发展正能量上作出新的贡献。三是围绕中心齐发力。组织引导网友在网络平台共发帖23篇。其中:大河论坛4篇,洛阳信息港4篇,百度洛阳吧2篇,洛宁吧4篇,网易河南3篇,洛阳新闻网4篇,洛宁旅游网2篇。利用洛宁官方微博@竹乡洛宁发布苹果节相关微博31条,累计浏览量17058次。(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