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地税局开出“四剂良药”开创政风行风新气象
时间:2014-08-21 18:20
来源:本站
一、教育入脑入心,增强“免疫能力”。结合开展“八条禁令”和“九项要求”主题学习活动,采取中心组学习、专题辅导、基层调研等多种形式,狠抓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让干部从中清楚地看到差距,树立起赶超思想,营造人人“善学习、讲奉献、比服务”的工作氛围。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干部体验日”活动,通过比奉献、看实绩,比协作、看合力,比规范、看纪律,提升干部整体能力和素质,努力做到“征纳沟通零距离、办税服务零延误、诉求响应零积压、重大事项零失误、服务对象零投诉”的“五零”服务目标。
二、规范工作运行,严防“病毒潜伏”。从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入手,编印了《洛宁县地方税务局内部管理制度汇编》,将规范服务程序、完善服务标准、制作办事指南、规定办结时限、完善办税规范等工作作为增强业务能力和服务能力的抓手,狠抓落实“服务承诺”、“挂牌上岗”、“首问责任”、“限时办结”、“责任追究”、“办税服务AB岗”、“交办事项台账”等工作制度。注重发挥税风税纪纠察队的监督作用,定期抽查、及时通报纪律情况,进一步严格外出登记、人脸识别考勤管理制度、细化请销假规定、强化部门领导责任追究,对工作态度不认真、工作作风不扎实的干部定期在县局内网进行通报批评,并将干部日常表现情况纳入到年度考核、运用到评先评优之中,突出效能考核的刚性,实现作风效能常态化的管理。
三、完善监督制度,坚持“把脉问诊”。围绕“四诊”模式,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延伸作风建设监督触角:坚持开门“接诊”,通过在局机关和基层所设置纳税人信箱、向社会公布投诉电话、开通网上受理渠道、设立局长接待日等形式,及时接收、核查、答复纳税人反映的问题;登门“问诊”,领导班子成员建立了定点联系企业,定期深入企业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实时“出诊”,聘请了16名行风特邀监督员围绕社会关心热点和地税工作重点开展明察暗访,充分发挥了不同社会领域特邀监督员的作用;联合“会诊”,定期开展服务对象恳谈会、纳税人满意度测评会、科所长述职述廉等活动,有针对性地发现漏洞、查摆问题、落实服务举措。
四、提升服务本领,注重“强身健体”。完善税务干部知识结构,找准业务能力“短板”,以选拔“三员”竞赛活动参赛人员为契机,以税收业务知识为重点,开展“每日一题”、“每周一测”、“每月一考”实训活动,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通过全方位、多途径、差别化的培训学习,把教育培训的普遍性与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特殊需求结合起来,着力提升干部服务纳税人的本领和技能。(县地税局)
二、规范工作运行,严防“病毒潜伏”。从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入手,编印了《洛宁县地方税务局内部管理制度汇编》,将规范服务程序、完善服务标准、制作办事指南、规定办结时限、完善办税规范等工作作为增强业务能力和服务能力的抓手,狠抓落实“服务承诺”、“挂牌上岗”、“首问责任”、“限时办结”、“责任追究”、“办税服务AB岗”、“交办事项台账”等工作制度。注重发挥税风税纪纠察队的监督作用,定期抽查、及时通报纪律情况,进一步严格外出登记、人脸识别考勤管理制度、细化请销假规定、强化部门领导责任追究,对工作态度不认真、工作作风不扎实的干部定期在县局内网进行通报批评,并将干部日常表现情况纳入到年度考核、运用到评先评优之中,突出效能考核的刚性,实现作风效能常态化的管理。
三、完善监督制度,坚持“把脉问诊”。围绕“四诊”模式,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延伸作风建设监督触角:坚持开门“接诊”,通过在局机关和基层所设置纳税人信箱、向社会公布投诉电话、开通网上受理渠道、设立局长接待日等形式,及时接收、核查、答复纳税人反映的问题;登门“问诊”,领导班子成员建立了定点联系企业,定期深入企业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实时“出诊”,聘请了16名行风特邀监督员围绕社会关心热点和地税工作重点开展明察暗访,充分发挥了不同社会领域特邀监督员的作用;联合“会诊”,定期开展服务对象恳谈会、纳税人满意度测评会、科所长述职述廉等活动,有针对性地发现漏洞、查摆问题、落实服务举措。
四、提升服务本领,注重“强身健体”。完善税务干部知识结构,找准业务能力“短板”,以选拔“三员”竞赛活动参赛人员为契机,以税收业务知识为重点,开展“每日一题”、“每周一测”、“每月一考”实训活动,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通过全方位、多途径、差别化的培训学习,把教育培训的普遍性与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特殊需求结合起来,着力提升干部服务纳税人的本领和技能。(县地税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