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宁大力推广“产业扶贫”模式
时间:2013-10-16 18:00
来源:本站
去年省委统战部定点扶贫洛宁县工作开展以来,给当地村民带来了不少变化。为了更好地开展定点扶贫工作,省委统战部鼓励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统战系统各单位积极参与扶贫开发,把改善贫困地区发展环境和条件、促进贫困农民增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着力打造统一战线扶贫工作品牌。
在洛宁县,许多地方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同心”。在城郊乡“同心”在礼社区,一排排正在建设的崭新住房让村民非常高兴,而农工党河南省委为当地组织的医疗专家为全乡800余名贫困群众进行了义诊,并义务培训医护人员35人,而价值115万元的药品、医疗器材更是让村民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洛宁县东宋镇是一个山区镇,每当雨季到来,渡洋河边会淹没河岸唯一的一条道路,村民出行只能选择绕道其他乡镇,这一绕,便要多走10公里。省委统战部和洛阳市委统战部了解到情况后,协调各方资金230万元筹建跨河大桥。东宋镇党委书记吴红武说:“‘同心’郭村大桥是渡洋河上唯一一座跨河大桥,建成后将解决两岸6个村近万名群众的出行问题。”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何发展相关产业,让村民得到持续的实惠,是扶贫工作的重点,洛宁县大力推广“产业扶贫”模式,东宋镇方里标准化肉鸭养殖基地便是当地“产业扶贫”的基地之一。该项目由东汉禽业有限公司投资建成,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养殖模式,利用省委统战部协调的金融政策,不仅解决了村民的贷款问题,还有效地规避了市场风险和防疫风险。57岁的养鸭户郭新海告诉记者:“以前自己养殖规模小,出栏一批赚1000多元,想扩大规模但没资金缺技术,现在扶贫项目进驻后,我这一个鸭棚一年纯收入在5万元左右,附近有的养鸭户都开上小轿车了。”(统战部 樊鹏琳)
在洛宁县,许多地方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同心”。在城郊乡“同心”在礼社区,一排排正在建设的崭新住房让村民非常高兴,而农工党河南省委为当地组织的医疗专家为全乡800余名贫困群众进行了义诊,并义务培训医护人员35人,而价值115万元的药品、医疗器材更是让村民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洛宁县东宋镇是一个山区镇,每当雨季到来,渡洋河边会淹没河岸唯一的一条道路,村民出行只能选择绕道其他乡镇,这一绕,便要多走10公里。省委统战部和洛阳市委统战部了解到情况后,协调各方资金230万元筹建跨河大桥。东宋镇党委书记吴红武说:“‘同心’郭村大桥是渡洋河上唯一一座跨河大桥,建成后将解决两岸6个村近万名群众的出行问题。”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何发展相关产业,让村民得到持续的实惠,是扶贫工作的重点,洛宁县大力推广“产业扶贫”模式,东宋镇方里标准化肉鸭养殖基地便是当地“产业扶贫”的基地之一。该项目由东汉禽业有限公司投资建成,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养殖模式,利用省委统战部协调的金融政策,不仅解决了村民的贷款问题,还有效地规避了市场风险和防疫风险。57岁的养鸭户郭新海告诉记者:“以前自己养殖规模小,出栏一批赚1000多元,想扩大规模但没资金缺技术,现在扶贫项目进驻后,我这一个鸭棚一年纯收入在5万元左右,附近有的养鸭户都开上小轿车了。”(统战部 樊鹏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