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宁县狠抓社会福利中心建设努力推动民生项目进展
时间:2013-04-28 17:35
来源:本站
近年来,洛宁县委、县政府把补齐短板、加快建设民生项目作为发展民政事业、改善弱势群体生存发展状况的重要载体、重点工作和主攻方向,常抓不懈,带动民政事业长足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目前,儿童福利院、敬老院温暖工程、城郊乡养老中心等一批民生项目已建成投用、发挥效益;弱势群体公租房、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等项目快速推进;社会救助站、老年人养护中心、市复退军人疗养院项目近期可陆续开工。本着项目集聚、资源共享、集约节约、高效利用的原则,一个总占地62亩,集儿童福利院、弱势群体公租房、社会救助站、老年人养护中心、残疾人康复和托养中心、民政综合服务中心、市复退军人疗养院等于一体的洛宁县社会福利中心已初具规模。在下大力气完善民政服务设施的同时、我县同步实现了民政服务职能的强化、服务能力的提升、服务领域的拓展。
一、站位全局,科学规划。县委、县政府秉持民生至上的理念,坚持以民政事业的扎实推进保障和助推福民强县总体目标的实施,把民生项目摆上重要位置,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大力度推进。2009年,抢抓民政部在全国建设县级社会福利中心的机遇,根据我县的实际需求,一方面由主要领导带领县民政部门的同志向国家和省市民政部门汇报,积极争取项目;一方面县委、县政府统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决定在黄金地段无偿划拨土地用于建设县社会福利中心。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会议,专题讨论建设方案,并由一名县领导负责,组成专门的班子,在广泛征集各方意见、建议,汇聚大家智慧的基础上,聘请信誉好的专业设计单位规划设计,兼顾水、电、气、暖、网络配套及医疗、康复、健身、娱乐、休闲功能,确定了县社会福利中心建设方案。采取分批实施的方式,争取建成一部分,投入运行一部分,其他部分根据资金到位情况,逐步建设,力争“十二五”末,全面完成县社会福利中心建设。
二、持续给力,协同推进。(一)真正重视。县委、县政府把县社会福利中心项目列入年度重点工程,纳入绩效考核,出台重奖重罚的推进办法,实行定期督查制度。社会福利中心项目启动以来,县委孙君奎书记亲临现场勘测、确定各项目的具体选址,亲自协调督促推进项目,多次赴京、省、市民政部门汇报儿童福利院、复退军人疗养院等项目进展情况,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县政府主要领导亲临征迁现场,协调督导征迁。县委、县政府、各级领导的亲力亲为为项目提供了强有力的实施保障。(二)舍得投入。一是无偿划拨用地。县委、县政府把解决弱势群体的基本民生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来考虑,无偿划拨县城新区黄金地段62亩土地给社会福利中心。该地块现市场价值4000万元以上。二是财政慷慨投入。如儿童福利院项目,县政府已出资600万元;老年人养护中心项目,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650万元。三是用好管好项目,及时配套落实儿童福利院等单位人员编制、经费。(三)创新举措。注重盘活资产、引进社会资本。如利用社会福利中心部分土地,采取协议经营方式,在产权不变的前提下,引入社会资金建设民政综合服务中心。同时,采取工程队垫付等形式,确保不误施工。(四)部门联动,每个工程项目都设立专门工作班子抓推进,县政府办、民政局牵头,发改、财政、国土、住建、环保等职能部门大力配合,开辟项目建设绿色通道,形成工作合力。土地征迁等重要环节上有关乡镇和部门都能无私奉献、服从大局,营造了良好的项目建设环境。加油站搬迁中,县商务局、石油公司一把手不顾炎夏暑热、现场组织协调机械施工赶进度,商务局长手臂负伤仍然坚守到凌晨两点,终于如期完成搬迁,为施工队及时进驻创造了条件。
三、强化管理、突出应用。“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在儿童福利院投用之际,我们抢抓机遇,配套完善内部设施,尤其注重机制建设,聘请优秀的专业管理人才,引进先进理念和经验,着力创建国际接轨、国内一流的儿童福利院,应用好儿童福利院这一崭新平台,发挥好其在全县儿童福利事业中的龙头带动、基地支撑作用,在全国率先实施困境儿童“五位一体”救助工作,探索形成了贫困地区困境儿童救助工作“洛宁模式”,我县被国家民政部确定为困境儿童涉外送养工作试点县,被省民政厅确定为全省困境儿童福利保障工作示范县。民政部、省民政厅领导多次到洛宁县社会福利中心调研考察,给予充分肯定。(民政局)
一、站位全局,科学规划。县委、县政府秉持民生至上的理念,坚持以民政事业的扎实推进保障和助推福民强县总体目标的实施,把民生项目摆上重要位置,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大力度推进。2009年,抢抓民政部在全国建设县级社会福利中心的机遇,根据我县的实际需求,一方面由主要领导带领县民政部门的同志向国家和省市民政部门汇报,积极争取项目;一方面县委、县政府统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决定在黄金地段无偿划拨土地用于建设县社会福利中心。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会议,专题讨论建设方案,并由一名县领导负责,组成专门的班子,在广泛征集各方意见、建议,汇聚大家智慧的基础上,聘请信誉好的专业设计单位规划设计,兼顾水、电、气、暖、网络配套及医疗、康复、健身、娱乐、休闲功能,确定了县社会福利中心建设方案。采取分批实施的方式,争取建成一部分,投入运行一部分,其他部分根据资金到位情况,逐步建设,力争“十二五”末,全面完成县社会福利中心建设。
二、持续给力,协同推进。(一)真正重视。县委、县政府把县社会福利中心项目列入年度重点工程,纳入绩效考核,出台重奖重罚的推进办法,实行定期督查制度。社会福利中心项目启动以来,县委孙君奎书记亲临现场勘测、确定各项目的具体选址,亲自协调督促推进项目,多次赴京、省、市民政部门汇报儿童福利院、复退军人疗养院等项目进展情况,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县政府主要领导亲临征迁现场,协调督导征迁。县委、县政府、各级领导的亲力亲为为项目提供了强有力的实施保障。(二)舍得投入。一是无偿划拨用地。县委、县政府把解决弱势群体的基本民生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来考虑,无偿划拨县城新区黄金地段62亩土地给社会福利中心。该地块现市场价值4000万元以上。二是财政慷慨投入。如儿童福利院项目,县政府已出资600万元;老年人养护中心项目,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650万元。三是用好管好项目,及时配套落实儿童福利院等单位人员编制、经费。(三)创新举措。注重盘活资产、引进社会资本。如利用社会福利中心部分土地,采取协议经营方式,在产权不变的前提下,引入社会资金建设民政综合服务中心。同时,采取工程队垫付等形式,确保不误施工。(四)部门联动,每个工程项目都设立专门工作班子抓推进,县政府办、民政局牵头,发改、财政、国土、住建、环保等职能部门大力配合,开辟项目建设绿色通道,形成工作合力。土地征迁等重要环节上有关乡镇和部门都能无私奉献、服从大局,营造了良好的项目建设环境。加油站搬迁中,县商务局、石油公司一把手不顾炎夏暑热、现场组织协调机械施工赶进度,商务局长手臂负伤仍然坚守到凌晨两点,终于如期完成搬迁,为施工队及时进驻创造了条件。
三、强化管理、突出应用。“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在儿童福利院投用之际,我们抢抓机遇,配套完善内部设施,尤其注重机制建设,聘请优秀的专业管理人才,引进先进理念和经验,着力创建国际接轨、国内一流的儿童福利院,应用好儿童福利院这一崭新平台,发挥好其在全县儿童福利事业中的龙头带动、基地支撑作用,在全国率先实施困境儿童“五位一体”救助工作,探索形成了贫困地区困境儿童救助工作“洛宁模式”,我县被国家民政部确定为困境儿童涉外送养工作试点县,被省民政厅确定为全省困境儿童福利保障工作示范县。民政部、省民政厅领导多次到洛宁县社会福利中心调研考察,给予充分肯定。(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