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洛宁 > 乡镇风采

罗岭乡三抓三力全面发展高山牡丹产业

时间:2012-12-11 00:49 来源:本站
    罗岭乡位于我县西部深山区,平均海拔800—1100米,最高海拔1524米。该区域土层厚,土质肥沃、气候、土壤酸碱度、温湿度,光照等条件均适合牡丹种植,群众也有零星种植牡丹的传统习惯,在该乡罗岭村、贾村村、路沟村的后山上生长着多处野生牡丹。近年来,乡党委、政府按照市县“三篇文章一起做”的部署和大力发展牡丹产业的要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确立了政府鼓励扶持、企业投资经营的发展思路。在坚持政府引导不领导,指导不误导,到位不越位,帮忙不添忙的原则下,充分遵循市场客观规律,发挥投资主体—洛阳春艳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主体作用。通过抓流转、抓协调、抓宣传,实现增动力、添活力、显魅力的工作成效,全面全力发展高山牡丹产业。该乡的罗岭高山牡丹观光园已经发展成为全县牡丹种植面积最大、品种最多、海拔最高、生态环境最好的牡丹种植基地。截至目前全乡共种植牡丹4900余亩,种植品种70余种,1030万株。该乡的牡丹发展受到了《洛阳日报》等上级主流媒体的多次跟踪报道,2012年10月27日,中央电视台记录频道大型电视纪录片《牡丹》摄制组张何一行5人,专程到该乡拍摄高山牡丹种植场景。牡丹产业已经逐步成为继核桃、烟叶之后全乡群众增收致富的又一支柱产业。该乡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抓流转,增强企业发展动力。2010年,九届市委十四次全会提出了大力发展牡丹产业、大幅度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的发展思路。县乡两级认真贯彻落实会议要求。罗岭乡召开专题会议,要求14个行政村全面排查本村牡丹种植现状,将种植户和有种植意向的农户登记造册,准确掌握了全乡的种植情况,及时通过土地流转、置换等方式,当年在罗岭村流转、整合土地1240亩用于牡丹种植。洛阳春艳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农户签订了20年的土地承包合同。2010年9月,罗岭村种植牡丹达到1400亩,罗岭高山牡丹园已具雏形。2011、2012两年又在该牡丹园西面坡地流转土地1000余亩,截止目前,罗岭乡罗岭村高山牡丹园已完成投资1240万元,栽植牡丹2400余亩,780万株,50多个品种。
    二是抓协调,增添园区发展活力。在罗岭高山牡丹园规模逐步扩大,栽植品种不断增多的情况下,灌溉、运输等生产条件亟需改善。乡党委、政府在了解到企业生产、经营遇到的困难后,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多次到县农工委、发改委、林业局、水利局、农业局等职能部门汇报争取资金、项目扶持。目前抽水灌溉项目申报材料已经上报至市水利局,近期市县水利部门有关领导、专家将会到园区实地考察论证,预计年底可获准立项,明年3月份开工实施;争取到市农林科学院提供的速生楸树苗9000株,计划明年3月份在园区主干道两侧进行栽植,进一步提升园区观赏效果;结合县“同心”实践行动,省民进党帮扶罗岭发展生态旅游业的机遇,将高山牡丹作为全乡的重要旅游资源纳入整体规划中,根据目前以罗岭高山牡丹园为中心,各行政村牡丹种植片为支撑,群众零星种植点为补充的发展格局,尽快制定出牡丹生态旅游的控制性详规,为全乡牡丹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
    三是抓宣传,增加高山牡丹魅力。乡党委、政府始终高度关注全乡牡丹产业发展,及时通过县电视台、广播台、政府网站、宣传页、宣传展板、苹果节、绿竹风情节、香山文化庙会、柏王庙会等旅游文化节会、招商引资洽谈会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推介、展示罗岭高山牡丹。在今年4月17日召开的全乡牡丹工作专题会议上,大力推广该乡罗岭村高山牡丹园生产、管理、经营、农民增收的好经验、好做法,以期以点带面,推动全乡牡丹产业发展。2012年,该乡通过对蛇沟村、路沟村两个土地流转试点村的宣传发动,共流转土地2840亩,用于牡丹核桃套种和石佛山省级生态摄影基地的旅游元素搭配。目前,罗岭的高山牡丹花瓣已经成为福建正山堂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牡丹茶的专用原料,开发的牡丹系列化妆品被市政府、洛阳牡丹花会作为馈赠贵宾的指定性礼品。罗岭高山牡丹的影响力、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到罗岭乡游香山古寺、观石佛美景、赏高山牡丹、品农家美食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