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宁县畜牧局落实七项措施 圆满完成春季动物集中免疫工作
(一)推行“免疫程序化、工作制度化、队伍专业化、行为规范化”的防疫模式。全县各乡镇采取乡干包村、村干包组防疫专业队整村推进,规范免疫操作程序,做到免疫注射、卡标、填证、建档同步进行一步到位,村防疫员查漏补免的“四化”防疫模式,提高了防疫进度和质量。
(二)推行动物免疫公开服务承诺制度。进一步健全了以落实明白栏、免疫固定日、签定防疫服务合同,绩效工资等为内容的动物免疫公开服务承诺制度,使防疫专业队,责、权、利明确,调动了防疫人员积极性。
(三)强化督导机制,严格免疫工作验收制度。春季集中免疫活动期间,实行了“四包、二督、一查”防疫督导工作机制。“四包”即县有畜牧局领导包片,技术人员包乡,乡有领导包片,片有乡干包村;“二督”即县畜牧局会同政府督查室下乡巡回督导,包乡技术人员一线全方位督导;“一查”即普防结束后严格落实以监测抗体水平为主的检查验收评比制度。
(四)加强规模养殖场免疫监管,落实法人责任。狠抓规模养殖场监管,做到了规模养殖场疫苗发放到位;技术指导到位;免疫监督到位;责任书签订到位,实现了免疫前宣传、培训,免疫时技术指导,免疫后抗体监测、免疫档案监管等全程服务。责任双方按规定落实防疫制度、疫情报告制度、检疫监测制度及疫情处置制度,规范填写监管记录,完善了规模养殖场档案,使规模养殖场防疫工作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
(五)加强防疫队伍建设,科学实施免疫。一是加强技术培训。3月17日下午在畜牧局会议室对乡镇防疫专业队队长、包乡技术人员就防疫前的准备、免疫操作规程、免疫注意事项及应急反应急救措施等相关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及演示。会后各乡(镇)督导人员和防疫专业队队长先后对各村防疫人员进行了技能培训,共培训防疫员417人,为科学实施免疫提供技术保障。二是加大防疫经费投入,及时兑现防疫员工资,确保防疫队伍稳定。
(六)强化免疫示范村建设。各乡(镇)公路沿线的村庄及养殖密集的重点村庄,按照示范村标准要求加强优势兵力,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动物免疫工作,共建成动物防疫示范村159个。示范村免疫率、标识率基本达到了100%,免疫证、免疫档案填写规范,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带动全县免疫工作均衡发展。
(七)加强冷链建设和疫苗管理工作。强化了县乡冷链建设,提高了疫苗保管储运能力,完善了疫苗管理制度,规范填写疫苗储存、领取发放记录,建立健全疫苗管理台账,确保疫苗使用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