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儿童团长”贾容韬为留守儿童领航

时间:2011-07-18 08:00 来源:本站

贾容韬为厌学儿童做心理辅导

贾容韬向东王村学校的学生赠送图书  

  7月3日,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这一天,因为一个人的到来,洛宁县陈吴乡大原村沸腾了。
  “贾老师又来看望我们了,还给我们带来了书籍,我们真是太高兴了。”孩子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
  贾容韬是全国知名家庭教育专家、戒除网瘾专家。从2005年开始,贾容韬和613名留守儿童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他的帮助下,613名留守儿童有了一个温暖的“家”,孩子们脸上笑容多了,自信心也提高了。
  帮助留守儿童
  他倾注了全部心血
  在贾容韬帮教的众多案例中,有一定比例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种种不良嗜好和怪僻行为,让他认识到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堪忧。
  有一件事让他刻骨铭心,也使他夜不能寐。
  2005年,留守儿童都都(化名)因迷恋网络游戏,发展到盗窃、抢劫。一天夜里,都都到某初中寄宿生宿舍盗窃时被抓获,后来被少年法庭判刑。都都在小学阶段曾品学兼优,是学校师生公认的好学生。但就在他父母外出打工后,没有了家庭的温暖,失去了父母的监管,都都很快和不良孩子混在了一起,从抽烟喝酒到贪图享乐,从沉溺网络到违法犯罪,酿下了令人痛心的苦果。
  教训是沉痛的。贾容韬开始关注这个特殊群体,他要为这些孩子做些什么,为留守儿童的人生领航,为他们的成长助力,为其外出务工的父母减少后顾之忧。
  于是,贾容韬主动到“留守儿童之家”当了一名志愿者,成为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老师。
  贾容韬的执著是周围人公认的,凡是他认准的事情,都会全身心投入进去。留守儿童身上有许多共性问题,也有不少个性问题。为了对不同的孩子因材施教,贾容韬每天凌晨5点就起床备课、写教案。为了一个个“问题孩子”,他常常家访到深夜;他从来没有星期天,节假日是他最忙的时候。为了孩子们,他在透支着自己的健康,由于劳累过度,他患上了高血压、冠心病,但他从没有因病而稍有懈怠。2008年,他在给陈吴乡的留守儿童作励志演讲时,竟晕倒在讲台上。
  为了解读孩子们的心灵密码,他读了大量教育类书籍,每天要工作12小时以上。由于讲话太多,他的声带长了息肉,手术后数天,他又投入到留守儿童帮教中。为了那些厌学、网恋、严重违纪、面临辍学的孩子,他和不少班主任、任课老师交上了朋友。他呼吁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要形成合力,给缺少家庭温暖的孩子以关心爱护,给处在迷茫中的孩子一些实实在在的帮助。
  他心里时常牵挂着孩子们,哪个孩子心里有疙瘩,他会及时给予疏导;哪个孩子没有笔了,缺少本了,他也会及时送上。5年来,他给300余名留守儿童送去800余册优秀图书,5000余元的学习用具。在他的倾心帮助下,258名留守儿童明确了人生方向,端正了学习态度,学习成绩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其中157名成为班里优等生。
  10岁的程欢欢是大原小学四年级学生,由于父母常年不在身边,性格缺陷,内向、自卑、自闭,学习成绩在班上倒数。了解到欢欢的情况后,贾容韬数次到她家家访,还送给她8本新课标课外必读书和各种文具。在贾容韬的爱心浇灌下,欢欢由一个腼腆、害羞、不爱说话的小姑娘,变成了阳光、自信、快乐的“小才女”。
  赠送联系卡
  为留守儿童撑起成长蓝天
  洛宁是国家级贫困县,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怎么样能帮助更多的留守儿童?怎么样能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怎么样能给留守在家的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怎么样能让留守儿童帮教工作健康有序发展?贾容韬动了不少脑筋。
  贾容韬通过和洛宁县教育局结合,选择了陈吴乡大原小学、长水乡中心小学、涧口乡草庄学校、赵村乡东王村学校4所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学校。贾容韬和这4所学校的613名留守儿童结了对子,并赠送了联系卡。联系卡上有贾容韬的所有联系方式,和他对孩子们的寄语。
  他向613名留守儿童承诺:随时接受孩子们当面咨询和电话、网络、书信交流。他鼓励孩子们有任何心理问题随时联系他,他将非常耐心地给予解答。贾容韬说,主动和他联系的孩子都是进步愿望比较强烈的孩子,是信任老师的表现。贾容韬非常希望孩子们经常“打扰”他,并将孩子们打来的电话、发来的电子邮件、写来的信视作最珍贵的礼物。
  贾容韬还经常赠送给留守儿童一些优秀课外读物,并亲笔给每个孩子写了勉励赠言。他要求孩子们交换书看,养成阅读习惯。贾容韬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通过阅读优质图书,打好孩子们的人生底色。
  贾容韬还以家长学校为平台,通过报告会、家长沙龙、咨询交流会、“爱心家教俱乐部”等多种渠道给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等“代理家长”传播家教新理念。贾容韬告诉各位“代理家长”:“留守儿童比正常孩子更需要尊重”、“精神关爱比物质需求更重要”,在贾容韬的努力下,“代理家长”的观念在更新,打骂、训斥孩子的少了,和孩子交流、沟通的多了。
  通过贾容韬的辛勤耕耘,613名留守儿童有了一个温暖的“家”,孩子们脸上笑容多了,自信心也提高了。
  陈吴乡大原小学学生冯帅磊说:“贾容韬是我真正的亲人,他比爸妈还关心我,一个月给我打了好几次电话,他来看我两次了,还给我买了《爱的教育》和《稻草人》两本书,我觉得特别有趣。有书陪伴,我一点也不感到孤单。”
  一些人对贾容韬的做法并不理解,有人说:“一把年纪了,当个‘儿童团长’,天天和孩子打交道,到底图个啥?”也有人说贾容韬傻,放着安逸日子不过,自找麻烦。
  对于冷嘲热讽,贾容韬有着自己的见解。他说:“帮助留守儿童这个弱势群体,我收获了丰厚的人生财富,我的人生更加充实,精神更加富有,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合算的事情吗?”
  贾容韬所做的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认可。近年来,他先后被中央文明委、河南省综治委命名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工作者”、“为了明天,爱心使者”等。

                       张光杰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