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洛宁 > 部门动态

我县国税提前70天完成全年收入任务

时间:2010-11-16 08:00 来源:本站

    今年以来,县国税局坚持依法征收,应收尽收,采取有效措施,强化税源管理,大力挖潜增收,国税收入大幅提升,为实现福民强县目标作出了一定贡献。截至10月底,累计完成入库税收29175万元,占年计划26000万元的121.21%,增收10267万元,同比增长54.30%,其中县本级收入累计完成9083万元,增收3258万元,同比增长55.93%。提前70天完成全年收入任务,各项收入均创历史新高,收入总量在全省各县(市)排名中由去年同期的第41位上升至第30位,收入增幅由全省的第38位上升至第12位。主要做法:
    一、抓主要矛盾,管细管好重点税源
    一是落实班子成员管户带行业制度,将县内30余户县属重点税源按规模、分行业划归班子成员管理。二是制定管理目标,规范管理制度,对重点税源实施动态跟踪,定期采集企业生产经营信息、相关财务信息,对重点税源企业税负情况、纳税异常情况进行税收调查和税收分析。三是每月召开一次重点税源分析会,依托统计报表、电子税源档案等数据,深入了解收入结构,分析收入增减因素及存在问题,了解重点行业税源变化情况,这样做既督促了企业严格落实国家税收政策,又增进了纳税人的理解和支持,保证了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
    二、强化税源管理,积极探索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
    一是按照省、市税源专业化管理要求,结合我县税源管理实际情况,在保持稽查相对独立的情况下,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将县区局业务划分为纳税服务和涉税审批、税收分析监控、专项纳税评估三个机构,由30人组成,占总人数的43%,为搞好税源管理奠定了基础。二是有效加强主导产业税收控管力度,对矿山采选等重点税源、重点行业实施专业化管理,研究重点行业经营核算规律,剖析查找管理漏洞,对重点税源和涉税疑点数据量大的企业移交专项评估小组实施纳税评估。三是结合我县基层税源行业特点,有效整合现有人力资源,加强税收数据分析,抓好矿山企业税收,税收收入有了较大提高。截至10月底,全县矿山行业入库税收24343万元,占全部收入的84%。
    三、“西瓜、芝麻”一起抓,规范管理中小税源
    一是以征管指标管理为抓手,实施源泉控管。将税源控管率、按期申报率、未达起征点率、发票使用率等征管基础指标列为目标管理主要内容,按月检查、按月考核,奖罚分明、奖惩兑现,保证了征管质量的不断提升,调动了基层税源管理的积极性。今年以来,基层管理部门通过税源清查、发票检查、行业整治、纳税评估,增加收入1400余万元。二是搞好部门协调,严防漏征漏管。为弥补国税部门在人员、信息方面的欠缺,县国税局积极协调各部门,构筑全方位税收管控网络。该局同乡(镇)政府合作构建了协护税网络,通过信息交流查处漏征漏管65户,处理假停业67户,补征税款6.1万元;与公安、地税部门联合开展打击假发票活动,重点查处纳税人使用假发票3户,罚款4万元,同时通过与地税部门的信息交流,完整掌握部分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对部分纳税人调整税负540户次。
    四、搞好评估整治,进一步规范税收秩序
    年初,该局把矿区采掘、选矿等确定为税收重点整治行业,并抽调业务骨干组成3个评估小组,各由一名副职负责,对重点整治行业进行评估。在评估工作中坚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同工商部门登记信息相结合。通过两个部门登记信息比对,掌握部分漏管企业的登记信息,从而拓宽评估范围。二是同县发改委掌握的企业投资信息相结合。通过两个部门信息比对,掌握县域项目投资和进展情况,对已投产项目,及时纳入税收管理;对尚未投产项目,掌握在建工程原材料来源渠道,并将信息归入上游产业纳税评估。三是同电业管理部门企业用电信息相结合。通过两个部门信息比对,结合正常业户电力消耗情况,掌握电力消耗异常企业,及时纳入税收评估。四是同地税部门发票代开信息相结合。通过两个部门信息比对,筛选地税代开异常企业,分析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代开真实性。结合评估信息,明确税收整治方向和重点。今年以来,该局对农副产品加工、摩托车销售、矿产品加工等重点行业进行了专项整治。通过整治,规范了税收秩序,降低了执法风险,增收税款1400余万元。同时,该局针对我县实际,积极开展税收稽查。今年以来,重点对矿山井巷工程行业、房地产开发行业、农副产品加工行业、家电下乡行业进行了专项检查,补税罚款322万元,占年计划350万元的92%,既增加了收入,又规范了行业税收管理,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县国税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