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洛宁 > 洛宁要闻

返乡农民自办企业 解决周边农民就业

时间:2009-08-21 08:00 来源:本站

 

    19日,我们来到位于陈吴乡的洛陈竹编专业合作社。这是一个占地10多亩的新厂区,院子北边是一排钢架结构的现代厂房,车间里机器轰鸣,一件件竹编制品正在下线,工人们来回忙碌着。
    竹编合作社的负责人叫李军峰,今年30岁,家住禄南村。
    “我现在是边建设边生产,院子南面的空地正准备建设职工食堂。企业忙时需要50多名工人,闲时也要五六个人,必须抓紧完善基础条件,让企业全面走上正轨。”李军峰说起自己的下一步打算。
    乡干部介绍说,2004年,经同乡人联系,李军峰到天津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当货运司机,一干就是4年多。
    “公司打工的人来自全国各地,主要是给进出口公司做集装箱运输车司机、搬运工,天天在全国各地跑着拉货,啥货都有。因为我有大货车执照,就当了货车司机。”李军峰说,每年除了春节能回家休息几天,其他时间都在外打工。
    常年给进出口贸易公司打工,李军峰和天津一些外贸公司业务人员建立了联系。然而,直到今年春节,李军峰还没有跳槽或自立门户单干的打算。
乡里出台的一个文件改变了他的生活。
    今年春节回家时,李军峰看到了乡里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文件,乡村干部挨家挨户做宣传。李军峰和村里回家过年的外出务工人员议论扶持政策,渐渐动了返乡创业的念头。
有着商业头脑的李军峰意识到,在天津跑货运时,竹编制品出口日本、韩国,供不应求。而自己的家乡——陈吴乡竹子资源丰富,种植面积很大,竹子的颜色、味道也符合日本客户的要求,如果生产竹编制品,一定有市场,关键是原材料不成问题。同时,李军峰平时留意到,雁帘在天津外贸市场上很受欢迎,只要样式符合要求、质量过关,一定不愁销路。
在和父亲反复商量后,李军峰决定返乡创业。
    3月初,在县总工会、乡里扶持下,李军峰通过贷款、借款,筹措资金200多万元,开始征地、建厂房、购买机器、注册……一切进行得十分顺利。5月下旬,李军峰的竹编合作社生产的雁帘、民用帘等开始上市。
    为了搞好销售,李军峰事先多次到天津和一家外贸公司洽谈,双方签订了竹编出口协议,实现了以销定产。他专门买了一辆大货车,每次都是自己带人到天津送货。两个多月来,李军峰的竹编产品——雁帘源源不断送到天津,然后出口到日本、韩国,天津这家外贸公司十分满意。
    对于大路货——民用帘,李军峰根据自己掌握的市场信息,运送到西安的竹编批发市场上销售,陕北、甘肃等地对民用帘需求量很大,产品十分畅销。
    “后天,这批民用帘就拉到西安批发市场了。”李军峰说。
    在李军峰外出送货时,他的父亲在厂里负责生产,一家人配合得十分默契。
    一根根翠竹运到洛陈竹编合作社,工人们将它截成一段段固定长度的小竹竿,然后用刀劈成竹篾,最后通过机器加工成各种帘子……每年10月到第二年6月,是竹编生产销售的旺季。
    从打工仔到企业老板,怀着对家乡的深厚感情,李军峰企业招用的农民工都是陈吴乡的当地农民,包括技术人员,厂里的农民工实现计件工资或者按天付给报酬,李军峰从不拖欠一分钱工资。
    “返乡创业,也是想给家乡发展出点力,为乡亲们办点好事。”李军峰说着,憨厚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