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投资热土”掀起新一轮发展热潮
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我县生产总值达到66.5亿元,同比增长16.1%;农民人均纯收入3774元,比上年增长20%。县财政收入在洛阳市各县区增速名列前茅。
我县何以在短短的时间内,在总面积2306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创造出如此惊人的“经济奇迹”呢?
资源丰富,发展潜力无限
洛宁县地处豫西山区,总面积2306平方公里,地形地貌为“七山二塬一分川”。现辖18个乡(镇)、389个行政村、45万人,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洛宁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境内已发现各类金属、非金属矿藏29种,现已探明黄金储量50余吨,远景储量300吨;白银储量2500余吨,远景储量5500吨;铅储量40余万吨,远景储量130万吨。全县已初步形成了以黄金、银铅、铁、钼为主的矿山产业。
洛宁境内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洛河流经洛宁68公里,境内落差229米,洛河两岸较大的涧河28条,年过境水量12.53亿立方米。目前县里已利用独特的地理优势,论证了大鱼沟抽水蓄能电站。该项目总投资47.7亿元,总装机140万千瓦,目前正在对外招商,寻求合作开发。
洛宁有耕地72.4万亩,土质肥沃,气候宜人,光照充足,雨量适中,盛产小麦、玉米、油菜、豆类,素有“豫西粮仓”之称,常年粮食总产2亿公斤。洛宁是省定优质烤烟生产基地,与上海、新郑等全国几家大烟厂均有长期供货关系,连续四年烟叶生产居全省第二、全市第一。全县林地面积139.5万亩,林木总蓄积量530.1万立方,森林覆盖率46.6%,其中速生杨18万亩、蓄积量122万立方,年生长量15万立方,年加工能力10万立方,年产值达到2.9亿元。
洛宁是农业部确定的优质果品生产基地县、全国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县。“上戈”牌苹果是洛阳市唯一的果品类绿色食品、省名牌农产品,已成功举办了四届河洛金秋上戈苹果节。2008年苹果面积20.5万亩,总产8000万公斤,产值1.3亿元。洛宁是畜牧生产的无规定疫病区,全县有各类规模养殖厂695个。
洛宁山水秀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众多。2001年开发了神灵寨风景区,先后晋升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洛宁淡竹栽植有4000多年历史,素有“绿竹之乡”的美誉,全县现有竹林面积1万余亩,围绕绿竹资源开发了绿竹风情旅游,已举办三届绿竹风情节。
我县紧紧抓住时代赐予的重大机遇,因地制宜,依托资源优势,突出招商引资、民营经济、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和旅游开发,以气贯长虹的气势描绘了一幅科学发展、迅速崛起的壮丽画卷,创造了骄人的业绩。
依托优势,实现“四龙腾飞”
县委、县政府根据自身实际,提出要围绕资源,全民动员,走招商引资发展县域经济之路。他们积极找“靠山”、傍“大款”、入主流。经过多方努力,实现了“四龙腾飞”。四龙是洛宁县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四大支柱产业:矿业、水电业、农产品加工业、制造业。仅仅几年时间,四大产业基地已基本完善,产业链条不断拉长。
在矿产方面,重点围绕银铅、黄金、铜、铁等优势矿产,整合资源,与大企业合作,实施探、采、选、加工一体化。通过与洛钼集团合作,完成了3大金矿改制,引进投资5亿元的15万吨铅金银综合项目,项目建成后年产值达20亿元,实现税收3亿元。
水电方面,招商引资建设了桥河电站、禹门河电站、崇阳电站、温庄电站,对洛河水电进行八级开发,使全县水电装机突破11万千瓦,年发电达3亿度,年产值超亿元。
农产品加工方面,引进了东汉圣厨肉鸭屠宰项目,建设肉鸭饲养基地,配套建设鸭苗孵化及10万吨饲料加工厂;同时,利用杨木资源,引进了林恩、天宁、富宁等杨木精深加工企业,着力打造全省最大、全国知名的杨木精深加工基地。
制造业方面,建设了中原地区有影响力的玩具生产基地和小型农机制造基地。引进了中扩赠品玩具项目和志鑫机械铸造生产项目。目前,中扩玩具厂和志鑫机械铸造生产项目已建成投产。该县已形成一批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本地就业人数达1.8万人。
投资热土,掀起新的发展热潮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招商引资工作当做头等大事来抓,着力创造“人和”优势,努力打造项目、资金、技术、人才聚集的洼地效应。一是把招商引资作为培养选拔干部的第一战场。明确县直单位行政正职为招商引资第一责任人,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要有一人常年在外开展招商活动。二是成立洛宁县招商局,向上海、温州、深圳派驻招商联络处,派出专人开展驻地招商。三是采取“一月一汇报,一季一考评,一年一结账”制。县委常委会每季度召开一次招商引资工作专题会议,听取各乡(镇)、县直各单位招商引资工作情况汇报。四是建立责任追究制。严厉查处“四乱”行为,对所有投资者少讲不好办,多讲怎么办,做到马上办、主动办、上门办、公开办、灵活办。五是实行奖惩制。县委、县政府对招商引资有功人员实行重奖。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洛宁已是今非昔比,从零企业、从鲜为人知、从边缘,现在一下子走向了前沿,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客商前来考察、洽谈,成为国内外投资商的投资热土。
全年实施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5个,总投资22.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0.37亿元。其中,禹门河水库电站、中扩玩具一期、七里坪300吨/日选厂、富宁木业等8个项目竣工投产;中扩玩具二期、永宁金铅综合冶炼一期、发恩德二期2000吨/日选厂、锦桥公司1000吨/日选厂、桥河水电站等10个项目进展顺利。总投资23亿元、占地2000亩的京明工业园区签订投资开发合同,征地工作基本结束;明珠工业园区顺利获批全省首批产业集聚区。建成工业标准化厂房4.23万平方米,占市定年度目标任务的211.6%。2008年,该县工业和民营经济对财政的贡献达1.68亿元,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67.3%。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全县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突出“以情招商”、“以诚招商”、“以商招商”、“产业招商”,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提高。成功与深圳安远集团签订总投资40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项目开发涉及职业学院、四星级酒店、工业园区、旅游开发、矿山开采等多个领域,是洛宁县有史以来签约投资规模最大、涉及领域最多、带动能力最强的招商引资项目。目前,项目前期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全年共签约招商引资合同项目48个,总投资72.3亿元,合同利用外来投资70.4亿元,实际到位市外境内资金10.54亿元,分别增长142.6%、158.8%和18.9%。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机遇,认真筛选上报政策资金项目147个,资金总额17.72亿元,已落实资金3057万元,总量居全市前列,受到洛阳市委、市政府通报表彰。
如今,全县各项事业正在风风火火地展开,掀起了新一轮的发展热潮。县委书记孙君奎说:“2009年,洛宁县要紧盯国家投资政策和发展规划,超前做好项目的谋划、筛选、储备工作,积极向上申报立项。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更多项目落户洛宁。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实行领导带队招商与专业招商相结合、产业招商与园区招商相结合、集中招商与分散招商相结合、网络招商与推介招商相结合的招商方式,深入推进驻地招商、委托招商、专业招商、网上招商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要组建专业队伍,把有发展潜力,有市场前景的项目引进来,确保招商引资取得实效。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